1937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无数知识分子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有这样一位变卖家产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名字叫刘其人,建国后刘其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的功劳簿上,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开国少将刘其人的故事。

1916年,刘其人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浦湾村的一个中农家庭,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刘其人在父亲的抚养下艰难地成长起来,刘其人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凭借不错的学习天赋考入文登第七乡村师范,成为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

在校期间,刘其人广泛阅读进步书刊和报纸,如《列宁主义初步》、《辩证法入门》等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刘其人在1934年选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入党之后的刘其人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如胶东“一一·四”暴动,虽然遭到镇压甚至被逮捕,但刘其人始终都没有放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以机敏的反应脱离敌人的魔爪,并在1937年4月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入第二期抗大学习,在这里,刘其人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基础的军事技能,为他后来走上战场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其人奉命回到老家山东进行游击战争,成为山东沂蒙地区抗日游击队的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成立后,刘其人又被任命为团政治处主任,在此期间,刘其人还曾在鲁南国民党专员张里元部做统战工作。



1940年10月,刘其人被任命为八路军山东纵队3旅政委,随后又担任了八路军清河军区副政委和八路军渤海军区副政委等职务,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其人奉命前往东北加入民主联军,担任第六纵队副政委,从1948年开始,刘其人逐步转向军事教育领域,先后担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等职务,为共和国的创建作出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其人被调到总政治部工作,担任组织部部长,主要是协助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组织全军进行深入的政治思想工作,促进部队完成大规模的整编任务和建立各项正规化制度,1955年,刘其人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林彪取代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林彪上台之后,想方设法扩充自己的势力,设法除去一些“绊脚石”,比如说总政治部主任谭政,1960年,林彪诬陷总政有个以“谭政为首的宗派反党集团”,是“彭黄反党集团的工具”,刘其人是这个“宗派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

这一年,刘其人被降职为副部长,行政低套一级,党内受警告处分,1966年十年运动开始后,刘其人进一步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74年初在济南病逝,终年58岁。

1979年3月,中央批转了总政治部《关于为“谭政反党集团”冤案彻底平反的决定》,推倒了林彪、“四人帮”强加给刘其人的一切污蔑不实之词,恢复了名誉。



刘其人少将一生辗转胶东、延安、东北等地,始终践行“忠贞不渝”的人生信仰,晚年遗嘱要求将积蓄捐建家乡学校,其骨灰安葬处至今被威海民众自发祭扫,正如山东党史所载:

“他像一粒火种,燃尽自己照亮革命前路;更像一块磐石,任凭风浪冲击岿然不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