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盛,美育正当时。4月 25日,2025年宣城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实践与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宁国市西津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深耕美育实践,赋能教师成长"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说课研讨、专题讲座等多元形式,搭建起全市小学美术教师交流互鉴的平台,为推动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课堂与深度教研交织
活动在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课堂展示中拉开帷幕。欧晨老师执教的《漆书幻彩 墨韵长廊》展示课令人耳目一新。这节别具匠心的漆书作品展示评价课打破传统教学框架,欧老师以漆书艺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掌握传统漆书技艺的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元素融入漆书创作,用艺术作品装扮校园文化长廊。课堂上,学生化身"艺术策展人",将校园文化长廊打造成沉浸式艺术展厅。这种"以评促学、以展促创"的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空间美学素养,赢得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紧接着,宣城三小张心雨老师带来精彩的美术说课《指在云间 —— 团花四折法》。张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创新亮点等核心环节展开阐述。她巧妙地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美育理念相融合,通过"折纸示范— 创意引导— 实践拓展"的教学路径,生动展示了如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团花艺术的对称之美与文化底蕴。新颖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为参会教师提供了说课范例和教学新思路。
理论引领与实践升华并行
下午的研讨活动以一场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开启。宣城市美术教研员张军老师带来《追求理解的设计 —— 中小学美术学科深度教学的重要性》主题讲座。张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入解读"深度教学"的内涵与实施策略,强调美术课堂不应局限于技能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创意思维。他提出,教师要以"理解为先"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置驱动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背后的文化脉络与社会价值。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为教师们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活动最后,张军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课堂创新与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探索,并鼓励大家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日常教学实践,持续推动宣城市小学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与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美术教师拓宽专业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美育沃土,以匠心育人,让艺术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为培养具有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