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作坊里是用小石磨研磨的,故名“小磨麻油”。 镇江的小磨麻油早在晚清光绪年间,就已经成为江苏传统食品,以其纯、正、香出名,产品远销日本等国。

然后在民国时期,尤其是金圆券滥发的1948年前后,镇江的20多家小磨麻油作坊都停业了,从事麻油生产的手工业者纷纷改行。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小磨麻油传统工艺喜获新生。

1951年,7位制作小磨麻油的手工业者自筹资金100元,在斜桥街租了一间80平方米的房子,添置了1口油缸、4只油锤、1张油锅,靠着1台电动石磨,组建了小磨麻油生产自救组,开始了麻油生产。

由于生产条件限制,大部分要靠手工操作,工人用油锤插到麻渣中上下触锤动,撇出麻油,一般一斤芝麻能出四两多香油。自救组非常辛苦,工人每天工作达10个小时,劳动所得仅够维持生活。

1956年公私合营,麻油生产自救组改为麻油加工组,隶属原镇江市油脂公司

一年后,油脂公司与市种粮公司合并为粮食局,麻油加工组随之被粮食局接管,并于1958年正式成立镇江市麻油厂,统一纳入国家生产经营轨道。

这时的麻油厂,已由麻油加工组和原分散在镇江的十几家油坊组成,拥有了厂房和设备,机械操作基本代替了手工操作,小有规模了。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麻油厂改建为麻油车间,挂靠在市食品综合厂、挂面厂、米厂、油米厂等单位。

虽然一直是车间,但镇江的小磨麻油确实是好产品,1984年,镇江麻油厂的“甘露”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全国最早注册商标之一。“甘露”牌纯正芝麻香油色泽晶亮透明,呈琥珀色,香味醇厚,堪称色、香、味三绝,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80年代初,小磨麻油是一种可以创收外汇的外贸商品,于是到了1986年,在苏北路上建起一座可以年产2500吨麻油的镇江麻油厂,位置大约在现在的文广集团那一圈地块。


当年的苏北路码头林立,道路全长2500米,它是镇江城一条古老的道路。


01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外汇贮备大部分靠轻工产品和食品出口创汇,所以很重视在国外获奖。

1985年3月,在法国首都巴黎,国际旅游和美食协会举办了一场博览会,江苏进出口公司推出的金梅牌小磨麻油获得了金奖,一下子让江苏省政府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感,回来之后,颁发给了麻油厂“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称号”。

这可能和当时欧美国家盛行中国菜有很大关系,当时镇江麻油厂的产品,内销“甘露”“浮玉”,外销“金梅”“金玫瑰”,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在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

打开外国市场的过程,还有个传闻:出口美国时,美国大华国际贸易公司让人在搬运时把一桶镇江产的麻油“不慎”摔倒在马路上,结果香味四溢,舆论大哗,虽以妨碍交通被罚了款,但却收到轰动一时的广告效果,美国人都称赞中国麻油——香!最后美国大华公司还在《纽约时报》上报道:镇江出口的金玫瑰麻油“滴滴香纯”。

1986年,甘露麻油获得国家银质奖章,当年麻油厂的代表从北京领奖回来,坐火车到镇江火车站,市领导都去迎接了,然后一路上敲锣打鼓从火车站走到苏北路的厂门口,第二 年,商业部参照“甘露”产品标准,首次制定了麻油国家标准。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来镇江,也到麻油厂里参观,题写了“滴滴香浓”四个大字。

镇江麻油厂厂长黄镇海是个非常有经营头脑的人,除了纯芝麻油、芝麻酱,还开发了一些市场销售好的小食品:粒粒香花生果、糖雪仁、南乳花生米、奶油花生米、椒盐花生米、乌江豆、兰花豆、奶油豆瓣、多味豆等,投放市场,出口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区,受到非常好的效益。


02

90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供求开始发生变化。

虽然也搞了双增双节,优化生产机制等工作,但镇江麻油厂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原料紧张、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最后面临倒闭。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招商,麻油厂开始与外企日本日清制油株式会社进行合作,随后,合资成立了镇江日清调味品有限公司

后来发现,日本人比较滑头,在中国猛推销自己“日清”的品牌,而“甘露”品牌却被雪藏,“甘露”原有的瓶子换成了‘日清’的瓶子,甘露品牌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2004年,日方撤资,镇江京友调味品有限公司组建,“甘露”再次成为企业的主打品牌,重新迎来发展的春天。

麻油厂的另一个品牌“浮玉”,则是镇江麻油厂在2001年12月改制,成立了镇江浮玉麻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在丹徒区征地十亩,新建1500平方米厂房进行了整体搬迁,位于谷阳镇槐荫村。


改制后,公司老总贾文淼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再升级,采用了国内先进的一级初榨多次过滤的工艺生产。

不仅如此,在过滤一项工序上尤为讲究,前后4-5次,比一般厂家要多过滤两次,虽然生产周期延长了将近20天,出油率低了5%。但是成品麻油也因此更清澈、无沉淀,在销往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合肥等地时,比当地产品更胜一筹的质量,扩大了“浮玉”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甘露和浮玉这两个小磨麻油品牌都被选入第二批“江苏老字号”了。镇江麻油仍然是我国沿海主要城市和东南亚、港澳地区的一线品牌,以及中国芝麻产业的风向标。

这正是:

多景楼中,乐事相逢一笑空;

北固山上,京江麻油香五洲。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