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青海的湟鱼泛滥到了跳起来就能扑进人们的怀里,甚至一点都不怕人,十分温顺,手伸进水面拿出来就是一条鱼,这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诱惑,但奇怪的是,中国人最爱吃,就是对湟鱼熟视无睹,硬是没有人说吃湟鱼的,这是中国人变性了吗?
中国人最爱吃,从毛蛋到昆虫,再从各种野菜野花,再到发酵的豆汁,每一种对外国人来说都是极端的挑战,但中国人却吃的很香,仿佛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阻挡中国人的饕餮巨口。
按照这样的想法来说,湟鱼在所有鱼类中是极品,通身细腻无鳞,不需要人们费太大的功夫,同时因为青海湖是盐湖,湟鱼本身不会有太多的腥味,从哪种方向来说,湟鱼都是人们最满意的一种品种。
本质上湟鱼还是一种鲤鱼,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没有腥味、不需除磷的鲤鱼到底是什么味道,甚至更夸张一点的,没有寄生虫的湟鱼是什么味道,从环境的角度来说,湟鱼不仅适合熟吃,甚至也适合生吃,生鱼片。
鲤鱼的数量庞大,在青海湟鱼也不逞多让,倘若在每年3、4月份去往青海,就会看到非常绚丽的景象,成群结队的湟鱼挤在河道小溪里,逆流而上,密密麻麻的甚至都看不到水底,不断有湟鱼鱼跃出来,可以说当地人捕捞湟鱼是非常轻松的。
但当地人不对湟鱼下手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说法就是,湟鱼是国保动物,倘若对湟鱼下手,轻则拘留罚款,重则坐牢。
湟鱼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保护动物的,在上世纪末期,湟鱼也曾是青海湖人民最重要的肉食,但好景不长,由于大规模的出手,湟鱼大幅度减少,甚至一度到了濒危,青海湖实在是太清澈了,让人们捕捞湟鱼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但青海湖本身脆弱,湟鱼的濒临灭绝影响的不只是湟鱼,当地察觉到这个问题之后,也紧急进行补救,派遣专家进驻青海湖,修复食物链,保证湟鱼的正常发展。
但湟鱼的恢复很难,按年成长,能够将湟鱼恢复到青海湖泛滥的地步,是居民共同的努力了,经历过环境被破坏,所以才会更加珍惜青海湖的环境。
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就形成了共识,湟鱼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甚至也不能开放捕捞期,禁渔期,一旦放开这个口子,恐怕没几天,整个青海湖的湟鱼就会消失一空。
不能小看渔民的速度,也不能高看其他人的道德品质,在当地人保护和法律法规的共同约束下,湟鱼总算将原有的鱼数量恢复过来,甚至出现不怕人的现象,真正人与自然相互融合,这也是人与生态共存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信息来源:光明网:拯救濒危湟鱼青海湖如何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