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发布一条用高达模型废件改造的原创手办视频,意外登上首页热门——这是湖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高星宇创业故事的起点。

从“代号兼”自媒体账号的UP主,到组建团队“波动幻想”、受邀参加世界级展会、签约厂商合作,这名00后“胶佬”(模型爱好者圈层昵称),将自己小众的模型爱好转化成为兼具商业价值与文化创意的创业项目。

目前,他的团队已手握四项国家级奖项,吸引了行业头部厂商的合作意向,项目产品已开发到第三代,已与相关厂家初步达成生产协议意向,积极筹备完善创业团队体系。

从玩家到创客,从“手搓模型”到设计专利


“最初没有3D打印机,我就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手搓模型。”高星宇说道。于是,铅笔一次次在1mm的胶板上游走,随后便是刀起屑落,砂纸摩挲,胶水粘连,每一个成型零件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平均每个成型零件耗时半个小时,一个完整作品的诞生要三、五个月起步,或许你眼前见到的只有70个零件,但其实这背后可能已经有300多个废掉的零件。”



作为拥有十年经验的“胶佬”,他敏锐地发现了市面潮玩产品的痛点:多数产品重外观轻结构,缺乏更灵活的可动骨架设计。“人体关节不是一根‘棍子’,肌肉运动也该被呈现,而这种伸缩感需要骨架支撑。”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可适配多款人形手办的“通用骨架”,并申请专利。B站评论区中,“求量产”的呼声让他意识到:“小众圈层的深度需求,正是商业化的突破口。”

政策东风激活创业潜能,高校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双向奔赴


今年,在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动下,高星宇完成了从玩家到创客的关键转折。他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获得法律咨询、比赛指导等支持,并报名“金种子杯”等创业赛事。“学校老师帮我们避开了合同陷阱,还提炼出产品的核心卖点。”他告诉记者。


凭借原创骨架技术和玩家视角的创意,高星宇在两个月内迅速对接五家厂商,形成两份意向合同(返点约10%)。“厂商看中的不仅是我们对玩家需求的洞察,还有高校的人才储备,我想成为这个行业与学校之间的一道桥梁。”如今,他正着手组建完整的团队,并呼吁更多同学加入这一“薪资可观”的新兴领域。

平衡热爱与商业,他在“极致追求”与“现实主义”中找支点

创业初期,团队便面临“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比如腿部关节的联动设计,虽然能提升可玩性,但成本会直接翻倍。”高星宇坦言,为此,团队选择“小众高价”策略,将单价提高、产量降低。同时,他利用自媒体数据反馈优化设计:“B站爆款视频中点赞量高的机械结构,往往就是市场隐性需求。”


在芒果TV综艺节目的曝光,进一步放大了项目影响力。但高星宇的终极目标更为宏大:“希望未来孩子们在小卖部买到的,是印着中文说明书、由中国团队设计的正版模型。”不过,他更强调脚踏实地:“现阶段,还不是打造IP的时候,要先把高校与行业的资源对接机制跑通,让湖南潮玩产业注入更多年轻力量。”

大学创业,他完成从“学生思维”到“行业思维”的蜕变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先行动再完善,比完美主义更重要。”高星宇坦言,政策扶持下大学生创业的试错成本极低,“最大的投入是时间,但换来了跨界技能、行业资源和人格成长。”

目前,团队正联合长沙、株洲等地高校模型爱好者,计划在湖南成立本土潮玩企业,打破产业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的现状。谈及未来,他语气坚定:“我想做高校与行业间的‘连接器’,让更多年轻人的热爱变成职业选择。”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