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隆重举行了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揭牌仪式,并同步举办以“艺韵乡魂 智绘振兴路”为主题的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关键行动,它标志着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协同推进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实践阶段,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揭牌启新程——共筑乡村振兴实践高地
上午9时,论坛在学校艺体中心隆重开幕。校党委副书记殷爱华、副校长张丽丽等校领导,尚志市元宝镇、穆棱市兴源镇、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等政府代表,克山县志愿者协会、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哈尔滨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负责人,高校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师生代表等1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王兆丽副院长担任主持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张丽丽副校长强调,在学校迎来建校三十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之际,学校以此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实践,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机制,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智库聚能——学术研讨破解振兴命题
在主题演讲环节,周立军教授从地域文化视角,分享龙江民居设计研究成果,阐释文化与建筑相互成就的独特路径。黄耀成教授则结合多维视觉语言,从环境艺术角度探讨设计如何激发乡村产业内生动力。两位专家理论结合实践,带来深刻启示。
战略签约——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5年4月25日11时,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程中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在众多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校党委副书记殷爱华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军共同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揭牌,这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一全新平台将为艺术设计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助力龙江特色乡村发展迈向新高度;随即学校党委副书记殷爱华向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志愿者协会授牌。校社携手,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共同绘制暖心画卷。
副校长张丽丽先后与穆棱市兴源镇党委书记张希明、尚志市元宝镇党委副书记袁丽婷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乡村规划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外,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军分别与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江波、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徐俊豹签署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与哈尔滨新区创意设计产业园负责人宫立明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启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双方将共同探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殷爱华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本次论坛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与见证。学校将依托艺术设计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为龙江乡村振兴提供高校智慧、人才支撑、服务举措。
实地见证——产教融合育人才
当天下午,与会嘉宾莅临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在成果展示厅内,鱼皮画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3D打印技术相得益彰;“黑土乡情”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充分展现了设计创新的力量。学院秉承“项目驱动、真题真做”的教学理念,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赢得了各方代表的高度评价。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成立,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深化政校企合作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设计为媒、以文化为魂,持续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绘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龙江美丽乡村画卷贡献智慧力量。(记录者:滕兆达)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