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法治周末以《筑牢司法屏障护航平安榆林—陕西榆林法院平安建设工作纪实》为题,对榆林两级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严格公正司法,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努力交出一份有强度、有力度、有亮度、有温度的“司法答卷”,为助力平安榆林建设提供了法院智慧进行报道。
全文如下: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两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751件,审结一审婚姻、继承、养老等家事案件4790件,以调撤方式结案2651件,占比55.34%;执结案件4.6万件、执行到位123.71亿元,标的到位率同比上升20.68%……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榆林法院为平安建设交出的司法答卷。
利剑出鞘:严惩犯罪护佑民生
榆林市靖边县"保健品能治病"骗局让107名老人损失36.58万元。2024年4月,靖边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对其违法所得财物予以追缴,退赔给被害人。承办法官畅博表示:"该案释放了从严打击养老诈骗的强烈信号。"
榆林法院始终保持对严重犯罪的高压态势:审结涉精神药品贩毒案,推动毒情形势持续向好;妥善审理高空抛物罪案,守护群众"头顶安全";严惩危害食药安全犯罪1312件,筑牢"舌尖防线"。2024年全年,榆林两级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751件,判处罪犯5137人。
源头防治:多元共治止纷争
"没打官司就解决了问题。"2024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黄某在米脂县综治中心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时感慨。这起劳务纠纷经调解员多次沟通达成协议,法院当日完成司法确认,为农民工追回欠薪8.6万元。
榆林法院创新"综治中心+法官工作站"模式,推动50余名法官入驻12个县区综治中心,构建"诉前调解一司法确认一自动履行"解纷链条。针对家事、劳资等七类高频纠纷,建立"调解员包片摸排+法官巡回指导"机制,2024年,榆林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4.96万件,实现连续两年下降。
司法为民: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16岁的小凡(化名)因家庭教育缺失误入歧途,榆林市榆阳区"护蕾"少年法庭联合社工机构,通过12次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其重返校园。
近年来,榆林法院加强少年审判工作,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优先全面保护,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全面构建"法润榆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心1个,工作站4个,配备专业指导老师9人。针对监管缺位的父母,法官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其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2024年,榆林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部署开展冬季清欠"薪"动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民生案件1.35万件55.64亿元;创新"执前督促+和解履行+信用修复"机制,为自觉履行还款义务的企业、个人实施信用修复,促使639件案件自动履行,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榆林中院代院长常宝堂表示:"全市法院将始终把守护群众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通过高质量审判执行筑牢安全防线,以司法现代化助推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让平安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千家万户。"
来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