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小学生追星要签名的场面吗?最近广东佛山一位妈妈吴素芬就经历了这魔幻一幕——儿子班上的30名同学追着找她签名!
这事儿可不是因为她是明星,而是她凭实力成了顺德菜顶流。翻翻她的履历,简直像开挂:20岁摆摊卖猪肉起家,30岁开餐馆,独创的“风生水起”鱼生摆盘火遍全网,现在直播间里教做菜都有几千人蹲守。有网友神评:“事业家庭两不误的妈妈,太让人佩服了!”(源自燃新闻等媒体)
但真正让人好奇的是:一个天天和鸡鸭鱼肉打交道的妈妈,怎么就成了小学生眼里的“偶像”?这背后藏着的教育真相,可比鸡汤励志多了。
奋斗者母亲的身教力量
吴素芬的日常,用儿子的话说就是“我妈不是在菜场,就是在去菜场的路上”。儿子小时候,妈妈就背着儿子去市场挑最新鲜的菜,中午备货切到手指贴创可贴继续干活,晚上直播教网友拆鱼骨……这种拼劲儿,拼搏带来的生意上的变化,早被儿子看在眼里。
评论区有句话特别戳心:“父母活成一道光,孩子自然会追光而行。”吴素芬说或许没给儿子讲过什么大道理,但孩子亲眼见过妈妈怎么和卖鱼大叔砍价、怎么在台风天冒雨去保食材新鲜,怎样琢磨做姜撞奶、鱼生“风生水起”。当妈的在案板上流的每一滴汗,早就成了孩子的三观课。
直播间里的“实践教育课”
你以为吴素芬火出圈只是靠做菜?人家早把直播间变成了教育现场!别的网红藏着配方当秘密,她倒好,直接拍视频教网友做顺德多种名菜,什么配方怎么操作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评论区有人杠她:“配方全公开不怕被抄?”她一句话怼回去:“顺德味道要是传不出去,那才是真没了。”结果你猜怎么着?现在她直播间里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学做菜,评论区还冒出一堆“00后顺德菜小传人”。
有个花絮,儿子同学追星要签名时说:“阿姨,我跟我妈学了您教的美食,我爸终于不骂我只会打游戏了!”你看,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让孩子觉得“学本事真香”吗?
逆袭背后的教育启示
吴素芬的故事能火,可不是因为“励志妈妈”的人设。扒开表面看门道,藏着2个硬核教育密码:
吃苦教育≠卖惨:从猪肉摊到顶流餐厅的20年,她让儿子明白,手上沾油腥不丢人,混吃等死才丢人。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孩子缺的不是奥数班,是知道青菜几块钱一斤的常识课。”
文化自信是刚需:妈妈的菜做得好,连班上的同学都羡慕,追着要签名,这是儿子的骄傲。”评论区广东网友更霸气:“你只要说佛山的美食,我已经服7成!”舌尖上的自信,可比死记硬背管用多了。
吴素芬的成功,源于自己不怕吃苦,敢于创新,善于借助网络宣传,最核心的是源于对顺德菜的喜爱,这种源于对职业价值的喜爱,和其努力的过程,成为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儿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之下,更容易培养出独立、自信、奋斗的品质。这种榜样力量不仅影响儿子个人,还通过他辐射到班级同学为孩子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成长标杆。
最后送上吴素芬的“金句”:“宣传顺德味道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话听着朴实,但细品全是智慧:当父母活成了家乡的味道、奋斗的模样,孩子自然知道该活成什么样。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