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dee
今年的上海车展,中国品牌在数量上已经完全压倒合资。
或许,这也是为啥总展商数量没能超过2023年的原因——现代汽车、起亚汽车、一汽-大众捷达(参数丨图片)、上汽通用雪佛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曾经无比熟悉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今年的展位名单上。
此外,豪华品牌来得也凤毛麟角。玛莎拉蒂、劳斯莱斯等超豪品牌就明确表示下次一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上海车展的声量不如前几年。
官方信息显示:2025年上海车展今明两天媒体日,各大车企及相关参展企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达到了193场,创下历年之最——相比2021年和2023年的上海车展,多了55场和43场!
而据友商《轩辕商业评论》的不完全统计,车展前一周,各大车企和供应链企业一共举办了19场发布会。尤其是昨天和前天,各种之夜和品牌日活动超过了15场!
突然想到那些已经进入青铜甚至黑铁年代的海外知名老牌车展——电动化和智能化相对滞后的东京车展,“迁都”慕尼黑但车商依旧不买账的法兰克福车展,已彻底沦落成地方车展的底特律车展,以及停办多次的日内瓦车展……
几番对比,让上海车展乃至整个中国车市,产生一种“众人昏昏我独昭昭,众人闷闷我独查查”的孤独感。
不知是暗潮涌动的表象,还是末日狂欢的前兆。
不过,今年的上海车展前夕,能让人明确产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之类感觉的,还是我们曾经熟悉的几家合资/豪华传统老牌。
比如依旧坚持“马力虽易得,驾趣却难寻”的宝马;没参加上海车展,但在车展前秀电动肌肉的北京现代;大搞特搞55周年,豪气展出真·女王座驾的路虎揽胜……
几乎每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传统品牌,都用自己的方式想在中国活下去,或坚持传统,或拥抱未来。
尤其是昨天举办品牌日/品牌之夜的奔驰、大众、通用和丰田。
这四家传统老牌已经伴随上海车展走过整整40年的风风雨雨——是的,1985年第一届上海车展他们就来了
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在上海车展前先秀一把肌肉,预热一下。
和前几年“肌肉秀”不同,昨天的这几场大型预热活动,除了贯彻始终的成熟大气,能和中国新势力们看齐的内卷力,这四位还充满了明确的使命感和时代感。
或许,通过这四家品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回望昨天,过好今天,看到明天,展望后天,真正一把中国车市40年未有之变局——到底变在了哪里。
奔驰
最深感受:
发布会全程紧凑高能,较之现在越来越像懒婆娘裹脚布的新势力发布会,奔驰好比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经典剧情片。
最大华点:
奔驰中国掌门人段建军又出金句了:“百年造车没有捷径,走好选择的路,哪怕不是好走的路。”
最卷时刻:
电动车变速箱时代来了。
其实,昨天奔驰搞的品牌日更像是一场大型的科技秀。他们带来了一款新平台,两款新产品和三样创新技术。
先说新平台,就是我们已经颇为耳熟的MMA平台,是奔驰专为电动化时代开发的全新架构。
最了不起的点是:CLTC工况下百公里电耗仅为10.9千瓦时,续航里程达866公里,充电10分钟即可补充370公里续航,直接对标燃油车时代的“1升油耗”。
而这一平台的首款产品,就是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全新CLAL除了该车采用全新平台和全新的设计语言,还搭载了奔驰的“最强大脑”——自研MB.OS全新架构,不仅有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还搭载豆包AI大语言模型(居然不是Deepseek,奔驰果然骨骼清奇),以及同级最大的14英寸副驾娱乐屏。
而且,新车还完全满足2026年即将生效的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以上都不算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它拥有同级独有的两挡变速箱!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谁说电动车不需要变速箱的?
有了它,再搭配MMA平台,就能以93%的超高能量转化效率,实现12.2千瓦时/百公里(WLTP工况)的超低能耗,真正达成之前说过的电动时代“1升油汽车”。
新车除了全新CLAL,还有外观看起来有点一言难尽的Vision V概念车,这也是它的全球首秀,是奔驰VAN.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第一款概念车。
不少媒体老师表示:千万别老盯着人家的长相,你觉得领先地球人N个段位的三体人好看吗?
Vision V概念车的重点是对未来的前瞻构想,外加极致独特性的豪华空间,它才是真·移动的私享贵宾厅。
奔驰之所以重金打造它,就是想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MPV市场的王座,甚至重新定义豪华MPV天花板。
据了解,Vision V量产车2026年上市,并投入国产。
最后再稍微聊聊这次奔驰额外发布的三款新科技,分别是线控转向、太阳能涂层和神经形态计算。感觉他们仨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一个比一个深奥高级。
“线控转向”指的是方向盘和转向车轮不在需要机械连接,转向指令直接通过电信号传输就行。
“太阳能涂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涂层,它可以车辆提供额外续航里程,是不是意味着0成本出行指日可待了?
最后一个“神经形态计算”,就是通过模拟人脑来处理系统数据,预计能耗相比现有系统直降90%,是真正的革新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总而言之,这场“科技秀”,就是证明奔驰平台化竞争、本土化深耕、豪华价值重塑这三大战略的靴子——已经彻底落地了。
最后,和2023年一样,奔驰中国掌门人段建军又来了一次金句暴击:“百年造车没有捷径,走好选择的路,哪怕不是好走的路。”
正所谓“真正的创新,从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核心价值的进化诠释。”即便对于奔驰这种豪华品牌而言,电动化转型就是大象转身。可一旦方向对头,超车一点儿也不难啊!
上汽通用别克
最深感受:
别克一直都最懂“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最大华点:
别克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这个我想当期待。
最卷时刻:
别克宣布未来12个月发布6款新车,要打合资“快节奏、全覆盖”的闪电战;
还有“真续航、真安全、真7座”的MPV插混天花板GL8陆尚,居然不到25万!
记得2023年余承东曾提过一嘴,说2025年是汽车行业分水岭。
连着参加了两天上汽通用专为别克品牌打造的品牌日+夜后,最直观的感受是——2025年4月,是上汽通用别克品牌的分水岭。
先说4月21日,上汽通用用50分钟,预热了一个新架构、五款新车和一个子品牌。
其中的重中之重,必须是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它是合资品牌里首个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全域融合架构。最大特点无疑是“3+3+3”多元拓展能力,不仅能覆盖MPV/SUV/轿车全车型,还能纯电/插混/增程全能源形式,以及前驱/后驱/四驱全驱动方式,完成满足未来别克全域产品的需求。
而为了和“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配合,上汽通用先是携手宁德时代,首发了6C LFP超快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可达350公里),以及全域900V高压平台。
外加Momenta的端到端飞轮大模型,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别克还坚持打造出行业最高级别安全标准: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进行三重定位,任何一种硬件失效将自动降级到用户接管。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高通 8775 芯片居然选择首发于别克!专门为后者的“智能大健康座舱”服务,比如一起打造出行业首创多姿态零重力悬浮座椅、五恒舒适体感座舱啥的,总之就是要让驾乘人员坐车时,有置身于舒适宜人的大自然的感觉。
未来12个月别克将连发6款新车——从超豪华MPV到全球化概念车ELECTRA GS,全部都是基于“逍遥”架构的6款新能源车型,力求覆盖主力价位段。
通过这种“快节奏、全覆盖”,甚至有些不要命的打法,可见别克抢占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野心与执行力。
之后是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别克“至境”。
目前只知道别克确定彻底技术转型,今年会用“至境”品牌在中国推出全新车型序列,且全是新能源车
五款新车其实主要是别克“世家”,其它四款都算概念车。
中国人都知道,MPV一直都是别克的王牌,别克GL8可一直都是上汽通用的王牌。当天还听到一个八卦,说是GL8一开始美国那儿不准备给上汽通用,他们想单独成立一个公司专门造豪华MPV。结果上海这儿福至心灵,特地去申请了一个高档汽车项目,通篇没有出现任何与MPV相关的字眼——美国人没想太多就同意了。
等生产出来,美国哪儿才知道上汽通用造的是GL8!真是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故事。
扯远了。
再说回前天推出的百万级超豪华MPV别克“世家”,已知它将是“至境”品牌的首款旗舰车型,别克为它打出的招牌是:新能源时代的移动行宫。
当然,全新“世家”就脱胎自我们之前提过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别克希望它能以“有机生态随行府邸”为理念,搭配首创多姿态零重力悬浮座椅、五恒舒适体感座舱、纯电与插混双动力,彻底打破传统豪华MPV的各种桎梏。
而昨晚是别克纯纯的“MPV之夜”,发布了既亲民又能打的插混MPV GL8陆尚,后者决定用“真续航、真安全、真7座”重新定义新能源MPV的游戏规则。
发布会上,别克给出的官方数据相当彪悍——全系搭载的“真龙”插混系统,做到了纯电142km,1420km综合续航,让“北京到上海一箱油直达”成为现实。
百公里亏电油耗仅6.68L,同级最低能耗直接击碎用户里程焦虑。更震撼的是其7.7秒破百加速与4.8秒80-120km/h超车爆发力,配合奥特能标准超高安全电池,真正做到“长途不慌、加速不软、安全不妥协”。
也难怪被誉为“行业最强”插混MPV,是续航与性能的双重革命。
可以这么说,昨晚的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场产品发布会,更是一次对新能源时代家庭出行的颠覆。GL8陆尚既是别克深耕MPV市场26年的集大成者,也是合资品牌向新能源转型的“破局宣言”。
我的感觉是,别克这次真的明白自己要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场发布会没有浮夸的未来叙事,有的只是一台“让全家人都舒服”的车,而这或许才是电动化时代最稀缺的豪华。
大众集团
最深感受:
大众进入战略收获期
最大华点:
开场秀赛高,不愧是大众!
大众集团(中国)CEO贝瑞德的中文讲得老嗲额!
最卷时刻:
2年内要推出20款新车,大众之夜则一口气发了5款全球首发车型!
为什么这场大众之夜只有短短半个小时?!
还是那句话,合资车企的发布会就主打一个简洁明了。奔驰如此,通用如此,大众更是如此——昨晚,他们居然让AI做主持,各路老板和高管们讲话加起来的时间也就10分钟。
而且,整场发布会的内容可是包含了大众、奥迪、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杜卡迪等各大品牌。
话不多但全是干货!一句话,大众明确发起有史以来在华最强的新能源攻势——首先就是由中国团队研发,专为中国复杂多样的路况量身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超有意思的是,这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正规大名……好像还没有,是CARIAD和地平线的合资公司酷睿程,依托高效能、高算力的系统级芯片(SoC),用自有AI数据工程平台GAIA训练出来。
该系统可成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目前L2+级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今年投入量产,而具备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别高级驾驶辅助方案正处于前期实测阶段,预计将于明年推出。
它将在今年率先搭载于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新车型,2026年会进一步到大众汽车新一代紧凑级车型里,和CMP平台、CEA电子电气架构(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完美配合。
除了科技狠活,大众集团还表示,今年到2027年,会带来20款纯电+混动车型,昨晚大众之夜,我们提前看到了5款全球首发车型——而今年上海车展,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共带来超过50款展车,其中7款是全球首秀。
大众品牌旗下有3款,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各有一款。
首先是上汽大众ID.ERA。
这款车是大众品牌首款续航超1000公里的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也是大众全球开发标准与中国速度的结合,更是上汽大众与中国汽车生态资源的整合。
车内还将配有L2++级驾驶辅助系统、Smart Surface交互屏,以及三排座舱等配置,它是大众集团“In China For China”的战略引领下,上汽大众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全新的设计语言以及革新的技术架构进入全新赛道,开创一个油、电、混同步发展的新时代。
另外就是安徽大众概念车ID.EVO,该车同样将标配L2++级驾驶辅助系统,外加800V平台。
这两款新车预计都将于2026年量产上市。
此外,还有一台一汽-大众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型纯电轿车概念车 ID. AURA,它针对的是家用新能源主流市场。
肉眼可见,海外汽车制造商的第二轮新能源车反击战,大众品牌肯定是这一轮投入最大的一个。
另两款新车都是奥迪品牌的。
其中一款是基于PPE高端纯电平台,由一汽奥迪打造的A6L e-tron。
它轴距较海外版足足增加了132毫米,并搭载我们极为熟悉的华为乾崑技术,电池容量达到107千瓦时,配合极为成熟的800伏高压电动驱动系统,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770公里。
AUDI E5 sportback是去年11月全新AUDI品牌及E Concept概念车亮相后,品牌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型,是四门纯电溜背轿跑,最高功率输出可达579千瓦,提供四种动力配置,包括后驱和quattro四驱版本,最大续航里程超77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3.4秒。
新车将于今年夏天上市。
此外,大众之夜还展示了保时捷新款911 GT3、新欧陆GT敞篷雅度版、兰博基尼Temerario、杜卡迪揽途Multistrada V4 S和全新Panigale V4 S等多款重磅车。
总而言之,昨晚大众发布会清晰传达出一个中心思想:今年是大众极为关键的交付之年,也是大众在中国发起最强新能源攻势的一年。
一汽丰田
最深感受:
合作伙伴成大亮点。除了老伙计刀片电池外,还有Momenta5.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一汽丰田在电动道路上加速得有目共睹。
最大华点: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董修惠的这句话值得记一下:“只要我们开放合作,合资品牌不仅不会掉队,还会不断的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最终让车市不再有合资自主之别,新旧势力之分!”
最卷时刻:
bZ5入门版不超过13万?!
最后来聊一聊一汽丰田。
同样在昨天,一汽丰田针对新车bZ5搞了一场技术发布会。发布会的重点除了新车本身,就是由Momenta飞轮大模型5.0+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一同打造的全新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或许贸易壁垒真的影响不小,让Momenta一下子非常受欢迎,也难怪今年上海车展他们也单独搞了一个展台。
另据了解,截至2024年,搭载Momenta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辆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达到20亿公里,相当于连续驾驶2万年的老司机。
而两家大厂一起合作出品的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是Momenta专门针对丰田特定的规范安全驾驶行为,优化的大模型。再加上544Tops大算力芯片+33颗智能感知硬件,能够实现城市+高速的导航驾驶辅助、泊车辅助等30余项功能,能提供更安全安心的智能驾驶辅助体验。
之后是搭载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bZ5。
定位“丰田超感时空舱”,它是继bZ3之后,一汽丰田全面升级的全新产品,配备全沉浸智舱+L2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最便宜只要13万,标配550公里长续航和200千瓦电机。
是的,它其实就是bZ3彻底电动化与智能化之后的新模样。
额外扯一句,虽然一汽丰田的活动内容比较少,但整个丰田品牌这段时间事情挺多。
比如前一天举办的2025丰田技术空间活动日,直接打出了“丰田中国文艺复兴”和中国首席工程师主导研发的底牌。
甚至连下一代卡罗拉、凯美瑞等全球车型的改款权,都彻底交到了中国团队手上。
当然,昨天更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上海市与丰田汽车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丰田独资的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后,又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外资汽车项目落地中国上海。
根据协议,丰田将在上海总投资146亿元,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
据悉,雷克萨斯纯电工厂总投资超80亿元,年产能10万辆,将采用100%中国本土供应链。目前金山工厂周边6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规划65个地块用于配套产业升级,形成了从电池到电机的完整产业链。
另外,丰田的长三角供应商合作也将采取完全不一样的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传统采购,而是联合研发。比如车身零部件采用可回收材料,直接将生产能耗降低30%。
可见,将best in town作为首要目标的丰田,不仅仅是将产品更中国更本土化,还有更中国的管理体制、更中国的事业布局、更中国的研发体系、以及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