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你喜欢的车企在这届车展表现如何?
4月的申城,辞去冬日的寒冷,与汽车行业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本届上海车展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新一轮的“换季”。
作为今年首次A级车展,上海车展无疑引人瞩目。在风起云涌的中国汽车市场,本届上海车展是汽车市场新格局的起点。
不过,这可能也是某些汽车品牌的终点。在本届上海车展,《消费者报道》记者发现,有多个汽车品牌未见踪影,也有部分品牌的展台略显冷清,还有部分品牌场外遭遇暴雷风波。在汽车市场新一轮洗牌来临之时,本届上海车展也留下不少失意者的落寞背影。
01.
多个明星新势力倒下
本届上海车展,多个曾经的明星造车新势力品牌走向陨落。
其中一个是极越汽车。不出意料,极越缺席了此次上海车展。去年年底,极越汽车暴雷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热点事件,这个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来源:极越汽车官方微博
极越暴雷之下,车主无疑也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目前,领克已经接手极越汽车的售后工作。关于准车主的定金退款进度情况,极越汽车方面多次发布《极越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然而,最近一次公告为今年3月14日发布,此后极越汽车未再发布任何关于用户退款、车辆售后的情况说明。
曾经的新势力第一梯队成员哪吒汽车同样缺席本届上海车展——上海总部被供应商讨债、研发团队解散传闻、原CEO张勇被传人已在英国、车主售后无门……一系列风波之下,这个曾以“低价高配”策略杀出重围的造车新势力,如今正深陷多重危机。
2021年,哪吒汽车全年交付量达69674辆,同比增长362%,是当年销量增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品牌。2022年,哪吒更是以年销152073辆夺得新势力销冠。彼时,“蔚小理”三家中销量最高的理想汽车的年销量也仅有13.3万台。
▲来源:哪吒汽车官方微博
然而,随着更多品牌入局,加上汽车售价不断下探,哪吒汽车逐渐丧失其性价比优势。2023年,哪吒全年交付新车12.75万辆,同比下滑16.16%,是当年唯一销量负增长的头部新势力。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为6.45万辆,同比下滑49.37%。
去年6月26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9亿元、130.5亿元和135.5亿元;毛利分别为-17.48亿元、-29.39亿元及-20.1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4%、-22.5%和-14.9%,依旧未能停止亏损。同时,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累计净亏损超过183亿元。
出席了本届上海车展的极石汽车同样深陷舆论风波。近日,有网友发现,极石汽车与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清空了其抖音和微博账号的所有内容,引发外界对极石汽车经营状况的担忧。
懂车帝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极石汽车月均销量不足800辆。从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昌敬通过集中竞价和询价转让等方式多次减持石头科技股票,对石头科技持股比例由23.15%降至21.09%,累计套现约8.88亿元。部分投资者认为,昌敬存在高位减持套现的嫌疑。随后,“董事长套现9亿后反劝投资者耐心一点”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极石01(来源:消费者报道)
主攻海外市场的极星同样缺席本届上海车展。今年4月15日,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宣布终止在华业务合作,双方签署终止框架协议,决定停止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在国内销量不佳的极星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而极星的官方微博最后一次更新内容的时间也停留在今年3月27日。
除了上述品牌,高合、合创、远航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均自身难保,未能参加本届上海车展。
02.
韩系车和法系车集体缺席
除了因经营不善影响参展之外,还有车企选择主动缺席本届上海车展。
特斯拉继续缺席A级车展。自从四年前上海车展的“车顶维权”事件之后,特斯拉在A级车展上的露面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韩系车集体缺席本届上海车展,现代、起亚、捷尼赛思均没有参展,这也导致参展的合资车企数量创历年新低。
近年在华流年不利的法系车同样未出现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神龙汽车旗下的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两大法系品牌,已经连续三年缺席A级车展。
东风集团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神龙汽车累计销量5429辆,同比下滑27.5%。两个品牌在售车辆均为燃油车型。
▲示界06(来源:神龙汽车官方)
今年3月25日,神龙汽车全新新能源品牌示界发布,法系车电动化转型成效仍然有待市场检验。
英国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路虎同样缺席本届上海车展。近年来,捷豹和路虎在华销量处于下滑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捷豹的库存深度一度位居国内销售的汽车品牌榜首。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去年11月,捷豹路虎发布捷豹品牌的全新品牌形象,车标、字体和配色均迎来重大变化,捷豹路虎中国方面还曾向《消费者报道》记者透露,称捷豹下一代量产车将基于捷豹专属电动化架构JEA打造。未来,捷豹品牌将全新打造三款新现代豪华主义电动车型。
▲来源:捷豹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
除了捷豹路虎以外,法拉利和玛莎拉蒂两个豪华品牌也缺席本届车展。与此相比,近期在华销量下滑的保时捷,却在本届上海车展高调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有多款新车亮相。
除了上述品牌以外,雪佛兰、斯巴鲁、捷达等品牌均缺席本届上海车展。它们有的曾经在中国市场创造了销量奇迹,却在电动化时代遭遇重重挑战。
03.
参展了,展台却有点冷清
即使参加了本届上海车展,不少品牌的展台却略显冷清。
与此前要排队分批进入展台不同,本届上海车展小米汽车的展台与此前相比稍显冷清。据了解,在小米SU7车型发生安徽高速公路碰撞事故前,小米SUV车型YU7已经开始预热,不过在本届上海车展开幕之前,小米方面宣布YU7不会参加本届上海车展。
▲小米汽车展台(来源:消费者报道)
本田、丰田、大众、日产等主流合资品牌均在本届上海车展带来不少电动化车型,不过与自主品牌相比,部分合资品牌的展台总体人流仍然稍显不足。以本田为例,虽然展出了广汽本田P7和GT等全新的新能源车型,不过《消费者报道》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与旁边的零跑和乐道展台相比,本田的展台人数较少。
▲本田中国展台(来源:消费者报道)
▲英菲尼迪展台(来源:消费者报道)
与BBA和自主豪华品牌的热闹气氛不同,二线豪华品牌的展台则门可罗雀。在英菲尼迪展台,QX80等多款新车亮相,不过被同展馆的自主品牌抢尽风头。曾经的“加价神车”雷克萨斯带来全新一代ES车型,不过展台同样观众不多。
▲沃尔沃XC90(来源:消费者报道)
沃尔沃携全新XC90亮相,还有EM90等多款新能源车参展,但展台的很多车辆并未吸引很多人前来关注。
乘联会公布的今年前三个月零售销量数据显示,零售销量前十位的车企中,合资或外资品牌仍然占据半壁江山,不过前五名中自主品牌占据四席,自主品牌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来源:乘联会
此外,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2.7%,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个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在电动化大潮下,一些合资车企稍显落后,它们虽然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不过其新能源车型仍难以与自主品牌抗衡,燃油车也面临自主品牌的追赶,“三大件”的技术壁垒反而让其丧失了性价比优势,可谓前后皆有追兵。即使打起“价格战”,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换量。
实际上,对于汽车行业的未来,没有人能作出准确的预测,不过部分合资品牌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东风雷诺、广汽讴歌、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的相继退场,一些销量惨淡的合资品牌将会面临更多挑战。
当然,自主品牌也并非高枕无忧。以曾经辉煌一时的哈弗为例,在电动化时代下,销量也呈现下滑态势。
因此,本届上海车展,得意者和失意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壁垒。热闹的汽车市场,谁能笑到最后只能留待市场检验。
作者:陈梓庆
微信编辑:彭腾欢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