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今天(4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并通报“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以下简称十大案件)、“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以下简称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情况。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曹洁,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黎淑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军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唐震出席发布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治宣传处(新闻中心)处长、新闻发言人张海鹃主持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促公正 做表率——深入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第9场


2020-2024年上海法院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收结情况对比图

白皮书指出,202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审结52061件,同比分别下降28.3%和11.8%,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54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一年来,上海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着力加强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共审结侵害专利权、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技术领域侵权纠纷案件5272件,审结涉AI技术、电商直播等数字经济案件2310件

同时,上海法院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浦东引领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高度责任感护航区域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底,上海新增知识产权管辖权法院全部实现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顺利完成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全覆盖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保障体系,重点服务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全市科创园区和企业,定期开展庭审进园区、调研走访、讲座培训、普法宣传等活动,打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发布会介绍,2024年,上海法院依法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共判决知识产权侵权人赔偿权利人损失总额22.4亿余元,同比增长173.2%;其中惩罚性赔偿总额1.1亿余元,同比增长132.4%,彰显了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上海法院还聚焦知识产权案件诉讼周期长等难题,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提速增效。其中,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向科学管理要效率、向机制创新要效率”,着力推进多元解纷,大力深化繁简分流,持续加强审判管理,深度聚焦数字赋能,相继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23家专业调解组织和1家专门仲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建立联动工作模式,已实现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2024年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由2023年的211.6天缩短至169.32天,快审团队平均审理周期压缩到40天左右。

此外,知识产权纠纷实质化解也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针对涉及6000余个侵权视频链接的批量诉讼,就单个链接先行作出示范性判决,在此基础上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合力打造“京沪联调”版权跨域协同保护机制,成功化解共计229件京沪两地当事人互诉案件,涉案总金额近2亿元。

发布会还通报了十大案件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情况。其中,十大案件涵盖了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合同以及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等纠纷类型,旨在总结司法经验,明晰裁判规则,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共识的形成。

例如,在一起涉“长短视频”之争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被告短视频平台中存在大量“甄嬛传”话题,集中向用户提供热播剧《甄嬛传》短视频链接,上海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将大量侵权短视频以权利作品为联结点、整理至某一话题集并统一呈现给网络用户的行为,可以反映出平台对涉案侵权行为明知及应知的主观心态,应当承担帮助侵权的民事责任。该判决明确了短视频分享平台履行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

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则涉及核电蒸汽设备、软件兼容、医疗器械研发、芯片项目、流量劫持、“AI换脸”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展现了上海法院积极服务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担当作为。

例如,在一起“剧透”游戏未公开角色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中,上海法院认定游戏未公开的角色设计等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并针对游戏角色泄密情形,不仅保护游戏角色内容本身,还保护通过游戏版本更新提升关注度的经营模式及其带来的竞争优势,对促进游戏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一起“AI换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中,上海法院判决明确“AI换脸”不构成对原作品的独创性改编与合理使用、使用AI技术提供网络服务者负有合理注意义务,有利于平衡兼顾技术创新和权利保护。这两个案例均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 点击查看详情)。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里,上海法院将紧扣‘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的工作主线,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全力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上海建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 曹洁表示。

代表、委员点评


范 征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过去一年,上海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积极作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通过公正裁判明确行为边界,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创新生态。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法院坚持严格保护理念,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数量及判赔金额持续增加,彰显了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上海法院通过积极运用证据规则、坚持市场价值导向、更新司法裁判理念,确保权利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向社会传递了鲜明司法导向。


裘 索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法院在推进知识产权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工作方面成效显著,令人印象深刻。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推进审判应用场景建设、构建多层次纠纷化解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司法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等举措,为当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路径。尤其是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的合作对接,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治理,彰显了上海法院的国际化视野,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2024年上海法院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目录


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目录


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

白皮书(2024年)

扫码查看《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24年)》全文

高院供稿部门丨知识产权审判庭

文字:姜叶萌

摄影:陈洁

责任编辑:郭燕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