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之际,“百乐门静安艺文志”专栏特别邀请了十位不同领域的名家来分享他们的静安阅读地图与书单。他们深耕于评论、小说、散文、美术、书法篆刻、象棋、古籍研究、出版等多重领域。让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一同展开静安的阅读地图。
他们在静安读书
▲华山路上的书店
施丹妮 摄
毛时安:
作家书店楼上的“北海渔村”曾汇聚了上海作协南来北往的客人
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特别提及了作家书店。他曾在上海作家协会工作多年,看着作家书店一点点办起来。毛时安回忆,“作家书店原先是文联的一个办公的辅楼,其后文联搬去了延安西路,此处就改为上海作家协会的食堂,后又改为北海渔村饭店。北海渔村曾经招待了上海作家协会南来北往的客人、各地作协来交流的人员。如今它改回书店,回归了。”
谈起最近在读的书,毛时安特别推荐了外出携带着的《收获》长篇小说卷中孙颙的《两间》。《两间》取名自鲁迅诗“两间余一卒,荷㦸独彷徨”。书生徐方白从先烈谭嗣同身边退出,在上海的人生际遇中,经历了平静之中的风云际会,仿佛置身于翻江倒海般的时代浪潮之中……读来多有感触,令人浮想联翩。
▲作家书店
沈嘉禄:
作家书店有我的专属咖啡杯,在静安喝咖啡、买书是极美的体验
静安区是我曾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在这个区域我经常逛的书店首推巨鹿路上的作家书店,这是上海作家们的园地。在那里购书、会朋友、喝咖啡,是相当轻松自在的。我还在那里做过几场讲座,拍过视频,那里还有我的专属咖啡杯,时不时要对朋友嘚瑟一下。
早些年我还经常逛钟书阁和常德公寓的咖啡馆兼书店,喝过咖啡买过书,都是极美的体验。近年来,我对上海城市历史比较感兴趣,对文学的热情当然永远不会冷却。在静安区逛书店或者在静安区闹中取静的书店里喝咖啡,是一件特别有情调的事情。书店与咖啡馆,浓浓的树荫与行色匆匆的都市丽人,都是静安区最美丽的都市景观。
简平:
作家书店、千彩书坊、犀牛书店里蕴藏的静谧、旧日时光与惊喜
我在静安爱逛的书店有作家书店,就在巨鹿路上,特别安静,连翻动书页的声音好像也能听见。近日,刚刚举办了上海作协会员文学图书作品展陈活动,汇聚了王安忆、赵丽宏、薛舒、滕肖澜、陆梅、马伯庸等老中青三代作家的最新力作。我最喜欢去的则是常德路上的千彩书坊,伴着咖啡的香味,许多旧日难以忘却的时光会从常德公寓的阳台上扑面而来。我常去的还有犀牛书店,就在苏州河畔的北苏州路上,这是一家门面很小的二手书店,但却包罗万象,甚至还有古籍文献,当遇见遍寻不着的心仪之书时,会让人惊喜不已。
我今年已读了不少书,印象比较深的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的《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因为这是讲课实录,所以读起来有一种视觉感和沉浸感。丁言昭的《萧红纪念卡》别出心裁,作者曾拿着自己制作的萧红纪念卡,请巴金、丁玲、萧军、端木蕻良、聂绀弩、骆宾基、周海婴等四十多位前辈亲笔题签,并讲述他们眼里的萧红。还有一本是没有全部写完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轻履者行远》,作者高煜是一位大学教师,这是她在被确诊患乳腺癌晚期后用生命写就的文字,让每一个读者思考生活,思考生命,让人生有些价值,让灵魂得以高贵。
▲犀牛书店
管继平:
有空还是要去犀牛书店转转
我单位在静安区,家也在附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江宁路南京路口的上海书店,另外,康定路昌化路这里原也有一间门面小小的上海书店,都是我常爱逛逛的旧书店。
我喜欢旧书店的品味和氛围,因为在旧书店是会有惊喜的,如果你遇见一本向往已久的老书,那不啻于一场和故友的邂逅与重逢。犀牛书店我很喜欢,与它也有渊源,以前它就开在我家附近。店主叫庄见果,我们叫他小庄。那阶段我几乎每天晚饭后散步,就去他店里转一转。当年我的随笔集《管中窥书》首发式就放在犀牛书店,记得那天的小小书店里人满为患,一口气卖了100多本,大概创下了书店售卖纪录。
现在犀牛书店搬到北苏州路,我也常常会去。我喜欢旧书,譬如有些名家的纪念集或是内部刊印专题集等,发行量不高,但是资料齐全翔实,很难在正常的新书店找到。
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佳友何妨去复来。记得足球教练施拉普那说过一句名言:“在赛场上如果你不知道球往哪里踢,就往对方门里踢。”我借用一下就是:当我哪天不知该读何书时,我就读鲁迅的书!回忆我这些年常读的书,有鲁迅、周作人与梁实秋等,我写文章也深受周氏兄弟的影响。书是可以反复读的,《水浒传》我也常拿来读,其他作家我也很喜欢,如钱钟书、丰子恺、林语堂、汪曾祺等,我都会常常翻阅。
▲《繁花》剧照中一晃而过的曹家渡新华书店
黄阿忠:
指定学生去曹家渡新华书店买书
小时候我喜欢看书,常光顾曹家渡新华书店,而且光看不买(那时没有开架书)。营业员已经认识我这个光看不买的小鬼,就开始不搭理我。于是只好到曹家渡新华书店对过弄堂口小书摊看小人书(连环画);别小看这些小人书,我最初的许多认知就是在小书摊上获得的。
一九七九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中外名著,曹家渡新华书店有出售,贴出分期分批出售的广告。外国的有《悲惨世界》《九三年》《死灵魂》《红与黑》等;中国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我记得是排队购买的,此场景感人至深,我到今天还记得。
我陆陆续续在曹家渡新华书店买了很多书,以后的足迹又延伸到静安寺新华书店,后来又到王家沙对面的那家书店,很大,好像店名是宋庆龄题写的。不过我还是钟情曹家渡新华书店,我第一本《人间词话》是在曹家渡新华书店买的,已经被我翻烂了,我的《三国演义》上、下两本是在曹家渡新华书店买的,我的《水浒传》上、下两本也是在曹家渡买的,曹家渡新华书店和我有缘。有意思的是,我带研究生、博士生给他们开书单,竟然指定说,要到曹家渡新华书店购买,尽管这家书店已经不见踪影,但是静安寺南京西路转弯角的那家书店还在。
▲曹家渡旧照
蔡骏:
难忘儿时曹家渡的新华书店
蔡骏近来正忙于他的电影《X的故事》,说起最近在读的书,蔡骏透露,最近在读抗战时期上海的一些历史资料,常读历史类书籍。
蔡骏说,静安的一些书店关了不少,如今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幼时曹家渡的新华书店,不少蔡骏的书迷可以发现,这间新华书店也是蔡骏小说《曹家渡童话》重要的故事发生场景。曹家渡街道图书馆新馆今年对外开放,作为曹家渡“原住民”,蔡骏也很希望以后有时间到家门口的图书馆看看。
丁旭光:
万航渡路新华书店买川端康成全集
静安寺万航渡路上的新华书店,是我的常去之处。这缘于我的童年情结:和我们来往最多的姑母家,就在静安寺的万航渡路上。每次去姑母家,和姑母打过招呼后,我就会去新华书店打发时光——因为姑母家太小。
我藏书中的川端康成全集,正是当年在静安寺新华书店购买。这些日子,我又一次在读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和他对围棋的热爱。川端康成虽然身世艰难,但他并没有在他的小说中渲染,而是艺术地传达给读者。川端康成在他的作品里告诉读者:即便人生辛苦,也不要去人为地制造烦恼。
▲上戏书店
惜珍:
最爱上戏艺术书店
我常去的静安区书店有静安大悦城6楼的西西弗书店,书的品种齐全,品牌矢量咖啡空间与书店场景融合得不错,还有静安嘉里中心的现代书店,弧形的空间十分灵动,里面书籍种类丰富,有很多外国画册和杂志。
我最爱的还是靠近上海戏剧学院前门的上戏艺术书店,橄榄绿色的木头门,玻璃上镶嵌着柔媚的曲线,原木的书架,安静的环境,和这条路的氛围十分契合。喜欢面朝华山路的靠窗座位,米白色的沙发椅,柔软舒适,正好坐下来歇歇脚,在等服务生为你煮咖啡时顺手在书架上拿一本书随意翻阅,顿觉岁月依旧静好。
我读书很杂,偏好人文类著作。最近常读的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意大利作家艾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纽约时报作者西奥里诺的《巴黎只有一条街》、叶兆言的《璩家花园》、弗朗西丝・梅耶丝的旅行文学新作《世界一隅——寻找家的意义》、2017年出版的全注疏本《瓦尔登湖》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等。我还喜欢绘本,最近常看的有《猫国物语》、摩西奶奶著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以及英国作家杰姬的《作家的花园:花园如何成为作家的灵感源泉》等。
▲千彩书坊
鱼丽:
编辑的书陈列在千彩书坊
我爱逛静安区的千彩书坊,曾编辑的张爱玲美食书就曾陈列于此。店主张奇在常德公寓坚守书店近20年,在当下充满变数的时代,这份坚守实在不易。
我对散落在静安街巷的一些小书店也颇为感兴趣。初春时分,闲逛万航渡路,在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原76号魔窟旧址)隔壁小店买了两本薄册《哈同外传》《汪伪“七十六号”特工总部》二书,总共5元。看似普通,但里面所记载的故事却厚重而深刻,让我仿佛触摸到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埋首编书之际,不断收到学者、作家、书友们惠赠的春日书礼。今年收到了韩石山老师的长篇小说《绒仙》,他告知:“这是一本言志的书,也是一本帮助民众认知社会的书。”张家后人张煦和先生赠我一本《张家旧事》,并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他亲历的与沈从文、汪曾祺、张充和、张兆和等文人雅士的往事。苏州学者王稼句寄来他主编的《美食》一书,内收我写的《梅龙镇酒家的书香》一文。此书初创,云集全国各地的美食作者,堪称美食文化的盛宴。
卢润祥:
华山路的旧书店是我的乐园
我所供职的辞书出版社曾在静安,家亦在静安。旧日静安寺华山路上有家小小的旧书店,可以说,是我常去的“乐园”,但不久前小店消失了,曾令我多少有失落之感,后来在北京西路上开出一家书城,规模很大,可能运营成本太高,不久它也歇业了,现在想买书较近处也就是开在常德公寓底楼的千彩书坊了。
我在这里喝过咖啡,买到过一本《陆小曼画传》。后来又买到了《悲情陆小曼》一书,里面有不少图片是“画传”里没有的,觉得很有收获。这里有时还能得到某些不认识的作者的赠书,它们就摆在小桌上,供喜欢的读者带回家去细读。
此外,巨鹿路作家书店也是很值得去的地方,我在那儿买到叶辛签名的《圆圆魂》。要说这一年读书最有收获的应该是江曾培先生送我的《九十乱弹》一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现象的种种深入思考。
培根说:读书给人乐趣,也给人光彩和才干。莎士比亚甚至说过“读书忘忧”的话。实际上,凡是读书的人都能体验到阅读给人精神上的帮助和愉悦,这是非常难得的,希望大家都能因阅读而收获知识、快乐和进步。
▲旧书店是一方精神乐土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记者:施丹妮
图片:文化上海、静安文旅、上海静安资料图、施丹妮
编辑:施丹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