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9团7分钟打下松毛岭震动总参
老山是一座并不算很高的山峰,位于我国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以南约25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一带,从山上望去,可以观测到我国境内25公里及越南境内27公里纵深的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老山的主峰海拔为1422.2米,而山脚下我方实控的船头村的海拔仅为160米,从下往上看去就像被斧劈过一样是10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这就导致山势极为险峻,易守难攻。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之后,遭到惨败的越方为了挽回面子,不顾中方的警告派兵占领了老山地区,并不断派遣其便衣队和特工潜入我国境内实施侦察和破坏活动。
5年多来,越军屡屡非法越境,打死打伤我国军民200多人,炸毁我境内房屋67处,导致我边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今天的老山山区
在多次警告无效之后,为了惩罚越南方面的持续挑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83年底,昆明军区集结2.7万余作战部队,于1984年4月28日向老山地区发起反击拔点作战。
我40师118团经过一天苦战,攻克了老山主峰。但由于越军在老山地区经营多年,其兵力配置雄厚,构筑了立体防御工事和梯次火力,并埋设了大量地雷,解放军在进攻中伤亡惨重。
战后,老山的主要山头阵地被我军炮火完全削平,地表一片焦土,当时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
也难怪越军指挥官如此自信,敢在战前放话说:老山防线可以应付解放军整个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铺着上来!
结果,就在老山以东2公里多一些的松毛岭阵地,越军却被解放军狠狠打脸。4月28日这一天,解放军40师119团6连在连长李忠平的带领下,只用了7分钟时间就攻下了松毛岭主峰662.6高地。
英雄6连连长李忠平
当时,40师师长刘昌友和119团团长张又侠都觉得不太可能:毕竟打老山伤亡了那么多同志啊!
经过反复核查之后,发现6连干掉松毛岭的敌人真的只用了7分钟!其原因是,6连是紧跟着我军火力准备的弹幕杀过去的!
当时,我步兵距离炮弹爆点最近时只有30米,相当于被炸懵的越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解放军就已经杀到面前了。这是极其危险的操作,因为即使是迫击炮弹片的杀伤半径也在50米左右,勇士们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自己的炮弹炸伤!
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也是采用这一战术突破了火力强大的“联合国军”的防线。
刘师长和张团长商量了一下,觉得报战况还是应该保守一些,于是向上报告的消息改成了119团用9分钟攻下了662.6高地。
进攻老山战斗中涌现的英雄班
结果战果报到总参谋部后,总参的首长都觉得难以置信: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把松毛岭主峰阵地拿下来了?再次打电话给军里要求核实。
毕竟两场战斗发生在同一天,打老山的惨烈和这次松毛岭的轻取敌阵差距太大了啊!
与此同时,119团2营4连、5连的战士们在师属火炮的掩护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取了松毛岭119、124两个高地,到这一天中午,松毛岭全部被我军占领,我毙伤越军100多人,参战的3个连伤亡40多人。
二、越军紧锣密鼓准备反扑
被越方自夸为“固若金汤”的老山和松毛岭两个阵地在一天之内就被解放军拿下,这无疑让河内的越军高层大为光火。
5月15日,老山东北方向的八里河东山越军阵地也被解放军41师122团攻克,我毙伤敌104人,俘虏一人,至此越军安插在麻栗坡方向的三个主要据点全部被拔掉了。
时任解放军40师师长刘昌友将军
在后续一个多月的争夺中,越军多次发起反扑,均被我军所击败,此时,越南河江省西北的大片区域全部在我军居高临下的俯视之下,只要是部队调动我军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令越方如坐针毡。
1984年6月19日,越南当局的“总参谋长”黎仲讯、“副总参谋长”黎玉贤、“第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等高级军官在河口省山区的北光村秘密开会,同意第二军区的作战方案,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失去的三个阵地。
为此,越军制定了被称为“北光计划”的作战方案,调集了10个步兵团,2个特工团,14个炮兵营共4万多人投入反击作战,其中部署在一线的作战部队共有18000多人。
由于后来越军又增调了一个工兵旅拓宽和恢复前线道路,构筑指挥系统,所以此次越方实际投入一线作战的部队在2万人以上。
当时在松毛岭阵地的119团官兵
针对在前几次战斗中遭到惨败的经验教训,这次越军制定的反攻策略是:两翼牵制、正面突破、向心攻击、偷袭为主、强攻为辅,先夺取我部分阵地,再向纵深发展。
到6月底,越军前线部队已停止了所有反攻行动,一线部队所有电台关闭,出现了反常的无线电静默情形。
此次作战越军的保密工作出奇的成功,解放军直到越军发动进攻之前都只知道对方的作战方案叫做“北光计划”,对其他一无所知。
尽管没有得到任何与“北光计划”相关的情报,但种种异常情况表明越军对我老山一线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迹象已经日益明显。
这一次敌人的反扑规模可能是空前的!在一线的我各参战部队军、师、团级指挥员的共同努力下,解放军针对越军即将到来的大举进攻做了充分的备战工作。
在松毛岭阵地后方支援的我坦克部队
从5月20日开始,我工兵部队即利用火箭布雷车在阵地前方抛射了30多万枚地雷,形成了7公里长,500米宽的防御性雷区。
同时,后勤保障部门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一线运送弹药,使得我军一线火炮储备的弹药量达到了3个基数,为常规弹药量的2倍以上!
此外,我一线部队还部署了当时先进的英制“辛柏林”炮侦雷达,只要越军的大口径火炮一发射,几秒钟之内雷达的系统就能测算出对方火炮所在的方位和大致的种类。
而当时越南方面不要说装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武器系统。
就在解放军紧锣密鼓地进行备战的同时,距离“北光计划”所确定的7月12日总攻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在松毛岭阵地的我军加紧备战
三、7月12日的黎明:我军炮兵血洗越军阵地
7月11日入夜之后,越军的特工部队借着大雾的掩护秘密潜入我方雷区,开始清除地雷,我方一线战备部队已隐隐听到地雷爆炸声和敌人行动、砍树的声音。
11日深夜23点50分,距离12日零点只有10分钟的时候,我军的电子侦听部队发现越军第二军区前指的电台竟然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发出了一条信息:“各部队速报准备情况。”
有敌情!已经随时处于临战状态的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将军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判定越军很有可能在7月12日发动进攻。
正在军区首长讨论作战方案时,电子侦听部队收到了越军前线部队发出的多条无线电信息,信息的内容完全一致,均为:“准备完毕。”
越南军队
这时已经是7月12日的零点30分了!越军投入第一轮进攻的6个步兵团和1个特工团一万多人,已经在我船头村方向完成展开。
而我军防守老山地区的118团只有3个营,防守松毛岭地区的119团也只有3个营,一线部队才4个营。但不同的是这次是我军守,越军攻。
在2个团的背后,是我炮4师、炮兵第320团、40师、41师的师属炮兵团、军属坦克团一个连,以及特种兵部队、高炮部队,其中我炮兵师装备的130mm、122mm加榴炮威力强大,一发炮弹足以扫平一个排。
12日零点,在前线的越军“副总参谋长”黎玉贤、“第二军区司令员”武立等高级将领及各师师长此时已经进入了战时指挥部,准备下达最后的进攻命令。
松毛岭一带地形
7月12日凌晨2点30分。
我军再次收到越军前线各团向第二军区前指发出的电报“开饭完毕”,其含义十分明确,就是敌人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发动进攻了!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5分钟后昆明军区前指命令:
炮兵各团以大口径加榴炮向越军可能集结或屯兵的地区、炮兵阵地、后方供给基地、保障部队所在地、敌前线指挥机关可能部署的清水口地区立即实施火力急袭!
同时,命令3个85mm加农炮营对我方阵地前沿3公里范围内实施火力急袭!
一瞬间,我军阵地万炮齐发,地动山摇,炮火把老山、松毛岭以南的大地都烧红了,越军集结地域成了吞噬生命的铁和血的旋涡。
当时我军装备的大口径加榴炮
被我军炮火覆盖过的地区,不管多粗的树木全部炸断,断树和草皮完全烧焦,冒烟的树干上挂着已经分辨不出原来形状的人体脏器,伴随着浓重的焦糊味和散之不去的血腥味。
战场上传遍了那些越军将死未死者的惨呼,活着的越军被我军的炮火如同赶鸭子一般撵向清水口地区,又纷纷踩响了我军事先布设在那里的地雷,其凄惨之情状,用言语实不能描述万一。
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
这时我军的侦听电台已经忙不过来了,因为空中一时间充斥着越军用明码发出的电报:
“我部建制已被打乱,请予以协调!”“我部现遭敌火力拦阻无法按时到达XX高地,请求炮兵压制敌炮兵火力!”“我部遭敌炮火突袭,伤亡严重,请求予以支援!”
我军高射机枪向敌猛烈开火
此时的清水口已经堆满了越军的尸体和伤员,被我军击毁的车辆和辎重的火焰映红了半边天空,相互拥挤的越军各部队为了争夺北进的道路开始相互推搡,爆发咒骂和争吵。
敌人根本想不到我军是如何获悉“北光计划”,提前半小时发起炮火覆盖的,但事实上我军高层根本不知道“北光计划”,而是凭借着久经沙场的敏锐直觉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在我军炮兵向集结之敌发起急袭后25分钟,越南第二军区在一片混乱中发报给各部队: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预定计划行动!
好嘛,这是硬要来送死啊。我昆明军区前指立即下令所有炮兵火力转向清水口实施集中轰击,同时命令41师师属炮兵团向清水口以北敌展开区域猛烈炮击。
越军最高指挥官、时任“总参谋长”黎仲讯(1914-1986)
这一下,在清水口的越军成了瓮中之鳖,不仅南边的后续部队被我炮兵拦阻无法抵达,挣扎着向北突进的越军又遭到加农炮的持续炮击,死伤无数。
3点50分,遭到沉重打击的越军炮兵以15个炮兵营的残余兵力向我方炮兵阵地反击,试图压制我军火力。
在火力即正义的老山战场,越军始终处于到处挨打的状态,因为此时我军一线炮兵已经达到了1984年两山战斗爆发以来规模空前的29个营,彻底压制了越军的支援火力。
虽然越军的火炮对我军一线步兵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很快就被我军的优势火力压制下去,据后来越军参战老兵回忆,清水河一线铺满了越军的尸体,而且完整的尸体几乎找不到,尸块跟泥土混合在一起,成了肉泥血泥,踩一脚下去地面都会渗出血来!
松毛岭之战战场
直到30多年之后,松毛岭一带的山石里依然卡着许多没有爆炸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每逢下大雨,还会冲刷出许多破碎的骨骼!
四、在松毛岭一线的殊死争夺
这时,摆在越军一线部队面前的选择已十分清楚:要么呆在原地,被我军反复扫荡的炮火打死,要么拼命向北杀出一条血路!
毕竟是从1950年以来20多年从未停止过作战的军队,从绝境求生的越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就在距离我前沿阵地只有400-500米的地方,此时突然像种蘑菇一样冒出来大批越军!
当时我军也是猝不及防,搞不清楚敌人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股敌人战前就潜伏在那里,而且我军第一轮火炮就炸死炸伤了包括两名营长在内的许多越军。
火力强度、密度破纪录的松毛岭大战
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越军全部保持潜伏状态毫不溃乱,轻重伤员均未发出大的呻吟呼喊,以致于我军竟未发现敌人!
此时越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冲锋直到被我军击毙为止,在近万名越军亡命徒式的冲击下,我前沿阵地相继失守,约2个营的越军将二线的149号高地团团围住。
在149号高地的我119团7连3个班,在1连2排长金古阿格(彝族)带领的8名战士支援下整整坚持了11个小时。
战斗中金古阿格腹部中弹,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全神贯注打击敌人,直到战斗结束才发现!战后他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在149高地下面,乱七八糟地堆着207具敌人的尸体!
战斗英雄近照
在我军前沿阵地几乎全部丢失后,越军316师174团一个营的兵力摸到了119团8连3排防守的142高地下面,被我方侦察战士彭明林发现,
我军没有想到越军来得这么快,当时高地上的3排只有15个人,后高地后面不远处,就是119团团长张又侠的指挥所。
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接到警告后立即命令重机枪开火,像割草一样扫倒了一排越军。越军见偷袭不成,立即投掷炸药包,并在烟雾掩护下转入强攻。
142高地地势相对其他高地险要一些,当越军突到我军阵地20米处时已经气喘吁吁,被我3排一阵弹雨赶了回去,战斗间隙,深知越军绝不肯善罢甘休的李海欣指挥战士迅速埋设定向地雷,应对敌人下一轮攻击。
战斗英雄李海欣
随后,越军开始呼叫炮火支援,并组织2个加强连再次发起进攻。
越军的零星炮火虽然打不过解放军炮兵,但对我军个别高地上的小股步兵威胁很大,他们的步兵打红了眼,不要命地扑上来向我军扫射。
激战中李海欣的胸部和腹部两处中弹,但他仍坚持战斗吸引越军火力,并趁敌人包围上来时按响了定向地雷。
一声巨响过后,大约十名越军被炸成了碎片,这时,班长杨国跃冲上来想要为他包扎,李海欣毅然推开他说:别为我浪费急救包!现在我把高地交给你,就算我们排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别给3排丢脸!
李海欣是对的,此时他已经成了越军集火的目标,就在他按响第二颗定向地雷的一刹那,他被越军扔来的炸药包炸中,壮烈牺牲。
死守高地的我军战士
142高地的电话线被敌人炮弹打断了,杨国跃命令通信员唐有国向连指挥所汇报情况,但此时高地已经被敌人包围,唐有国与敌人展开对射,击毙两敌后牺牲,随后派出的周忠烈被敌击中受重伤,随后拉响手榴弹和围上来的越军同归于尽。
激战1个小时之后,15个人中6人牺牲,5人重伤,4人轻伤,连重伤员都被动员起来继续抗击越军,但在一波又一波的越军围攻下,9名伤员被迫转入临时坑道,142高地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
早上6点,我炮兵指挥所接到命令:立即炮击142高地!这说明对于上级来说142高地已经失守了。炮兵团长刚放下电话,就接到了119团团长张又侠打来的电话。
张又侠在电话里怒吼道:不能乱开炮,142上面还有我的人,打死了你们负责!
我炮兵在松毛岭战斗中居功至伟
战友的生命高于一切!经过紧急研究,炮兵决定调整战术,以142高地的最高点为圆心,逐步往外扩散,确保不会连中两发把坑道炸毁。
于是,我方用炮弹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火墙,将142高地上的我军坑道和进攻的越军分隔开来。
中午12时许,我军的炮兵弹药告罄,越军占领了142高地表面阵地,并攻到了距离松毛岭主阵地不到100米远的地方,在离119团指挥部只有30多米远的地方也爆发了激烈战斗。
这时,我军和越军都已经进入了最后5分钟,越军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已经遍体鳞伤,血流不止,而我军就是死死咬住不放,尽管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却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当时,如果越军继续向纵深进攻,凭张又侠团部能掌握的部队是很难阻止他们打到松毛岭主阵地的。
当时119团主要指挥人员:团长张又侠(中)、参谋长李明书(右)、副参谋长张云生(左)
但越军鬼使神差地没有纵深发展,而是将主要兵力转向进攻169高地,其主要原因是越军认为169高地上有我军的炮兵观察哨,只要捣毁了观察哨,就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炮火对其的杀伤。
169高地上有我军一个排,在越军上千人的进攻下,这个排几乎全部牺牲,只有一人生还。但他们用生命为我军赢得了至关重要的1个小时。
到下午1点,后勤部队运输的炮弹终于抵达40师炮兵团,师长刘昌友当即打电话给张又侠,告知准备反击!
多年后张又侠回忆此战时说:“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一件事,是师长通知我说炮弹运上来了,放开手打!”
我加农炮部队开始支援射击
他立即命令1连和9连各抽出一个班,在火力掩护下向142高地发起反击,据守坑道的3排听到外面枪声、爆炸声突然大作,立即在杨国跃班长的组织下突然杀出。在高地上约1个排的越军腹背受敌,不得不丢下了8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
在142高地的激战中,3排以15人抗击了20倍于己之敌的10次进攻,打退敌人6次进攻,毙敌104人,缴获轻重机枪各3挺,冲锋枪十多支。全排15人中8个人荣立一等功,三人获得“战斗英雄”光荣称号。2人荣立2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142高地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
下午3点,越军向八里河东山的反扑也被打退,随后我120团、119团在炮团火力支援下开始逐步恢复丢失阵地,由于越军来不及巩固刚刚占领的阵地,顿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
到12日晚上10点30分,越军投入战斗的6个团基本上都丧失了战斗力,部分团阵亡人数超过一半,眼看军心动摇,如打到第二天早上就要全部被歼灭,无可奈何的第二军区前指只好下令越军趁着夜色全部撤退。
多年后越军老兵重返战场痛哭流涕
13日清晨张又侠走出119团团指,只见倒毙的越军尸体比比皆是,几百具尸体齐刷刷地头朝北方,最近的距离自己的指挥部不到30米远!可见越军也确实是尽力了,只可惜不义之战,天不助越。
根据我保守估计,在7·12松毛岭大战中被击毙的越军有3700多人,还有许多人被炸成碎片无法统计,其中在169高地上敌人的尸体竟然堆了四层之多。
参战的越军医疗部队士兵后来接受访谈时回忆,开战不到一小时就从前线送下几百肚破肠出,缺胳膊少腿的伤兵,由于伤员太多救治不及时,三分之一的伤员只能眼睁睁看着断气。
据越南方面自己承认,此战中河内附近的县组织参战,一个县出100-500名青年,最后回来的只有寥寥几人,并且不是残疾就是神志不清,幸存者一提起松毛岭那场战斗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时进攻的越军
我参战的2个团总共伤亡了300多人,阵亡的100多人,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松毛岭又十分潮湿,我方人员有限,敌人那么多尸体无法及时收敛,因此遗弃的敌尸很快都发臭了。
7月14日,我军只好向敌军发射了一张通告:
我军本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允许你们到我军阵地前沿将死亡越军官兵的尸体运回,以告慰他们的亲属。
你方来运尸体的人员每次不得超过五十人,要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打着“红十字”旗帜来,不携带武器。只要按此办理,我方绝不不开枪开炮,确保你方人员的生命安全。特此通告。
结果越军来了60多人,不但不打旗,还架着高射机枪。结果我军炮兵毫不客气,一个急促射打得越军抱头鼠窜,于是越军再也不来收尸了。
我军在松毛岭一线作战
我军之后派出防化兵上去消毒,并喷洒大量药水,但仍然掩盖不了尸臭,最后只好用火焰喷射器烧毁,前沿阵地臭气熏天,虽然团里提出“为胜利吃饭”,但大家仍然被熏得连连作呕,连饭也吃不下。
向1979-1989十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支前民兵、工人中流血流汗,付出生命的英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