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通讯员 谢仲意 兰田海 伏平华

近年来,湖南岳阳汨罗市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创推“1+3+5”综治工作法,引入数字治理模式,完善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全力推进“平安汨罗”建设,矛盾纠纷联解,突出问题联管,基层治理联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融合一个智慧助手:DeepSeek赋能“最后一米”

“感谢‘智慧乡村’帮我修复家庭关系,感谢DeepSeek为我解决生活困难。”川山坪镇李某紧紧握住汨罗市综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的双手。李某性格比较急躁,多次与人发生冲突,存在伤人毁物行为,妻子闹离婚,孩子又没人照顾,焦头烂额之际,他在平台上发出了求助信号。综治中心通过DeepSeeK对他家的就业状态、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帮扶政策,开展心理辅导,对他进行行为干预,为他妻子安排“家门口就业”新岗位,双方重归于好,促进了家庭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DeepSeek开源模型发布后,汨罗市综治中心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智慧乡村”平台迅速接入DeepSeek,先后在12345热线工单、六失一偏人员分析、矛盾调解自动分类和分级、防返贫监测等场景进行了广泛应用,打通基层治理到户到人“最后一米”。“智慧乡村”平台覆盖整个汨罗城区已入驻5.7万个家庭、17万余人。

咨询服务“智能化”。村民上网打开“智慧乡村”小程序,搜索惠农政策、生活服务,平台结合后台数据,回答更加详细、更为精准。自上线以来,DeepSeek大模型智能问答累计处理各类业务咨询等近万次。

矛盾分类“一键化”。综治中心在后台利用DeepSeek大模型,一键对矛盾事项进行分级分类,工作效率较以往人工分类缩短了5个工作日。汨罗市综治中心负责人伏平华表示,“‘智慧乡村’平台有了DeepSeek这项新技术,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又提高了社会治理效能。”

任务派单“实时化”。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无论是群众自主提交的诉求,还是12345热线、非警务类警情等形成的工单,集中整合到市综治中心,经“智慧乡村”平台自动排单后,依托网格化治理,协调相关部门迅速处置到位。平台推动政法、民政、人社、农业、公安等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形成“接诉即办——精准派单——协同处置——跟踪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打破信息孤岛,释放数据价值。

风险预警“自动化”。平台录入近200万条数据,工作人员利用DeepSeek构建“六失一偏”人员动态评估模型,紧盯家庭成员结构、就业状态、收入水平、补贴申领、健康状况、车辆资产、教育程度7维度数据,形成分析报告,采取精准措施,解决群众难题,打通社会堵点,把问题困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一线。

创新三级矛调机制:市镇村聚力“源头治理”

近10年来,汨罗镇嵩山村杨某和与杨某奎因宅基地“风水”问题,关系一直不好,常年摩擦不断,多次发生冲突。2025年1月,他们将诉求提交到平台后,平台依据三级矛盾调解机制,立即将调解任务派送镇村两级,镇村两级采取“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组织嵩山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杨嗲等人,对两家的纠纷多次深入细致调处,双方各自作出让步,握手言和,矛盾圆满化解。

汨罗市综治中心从平台功能设计、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数据赋能等多维度发力,构建“智能感知、精准研判、协同联动、闭环管理”的三级矛盾调解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年多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65起,有效化解4571起,调解成功率98%。

村级主动化解70%的简单纠纷。村级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依托村干部、智慧管家和“群英断是非”队伍,通过平台快速响应,主要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婚恋纠纷、宅基地纠纷、债务纠纷、合同纠纷等一般矛盾纠纷,至少调解3次以上,促进基层矛盾合理、高效调处,解锁和美乡村的善治“密码”。用好“屋场夜话”等新模式,冬夜围炉,夏夜纳凉,春秋话家常,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诉求,全力破除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罗江夜话”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罗江村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镇级积极处理20%的复杂矛盾。整合乡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妇联等力量,成立联合调解团队,调解涉及村级债务、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山林土地、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以及村级调解不了的复杂矛盾,调解至少2次以上。做好矛盾风险排查,掌握重复信访、越级进京赴省走访、缠访、闹访、“案了事未了”等重点信访事项,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动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稳控网络。

市级统筹攻坚10%的重大难题。市级协调、推动化解跨乡镇、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矛盾纠纷,建立综合研判指挥中心,统筹法律服务、矛盾调解等资源配置,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复杂案件进行跨领域联调联处。依托矛盾纠纷预测预警防控平台、矛盾纠纷信息流转平台、12345热线等,每季度开展一次分析研判,运用DeepSeek等智慧助手分析信访、舆情等数据,建立矛盾纠纷预测预警体系,对重点领域超前干预,不断增强事前防控能力。

打造五大服务平台:多元模块筑牢“平安根基”

汨罗市综治中心坚持“一站式服务”,突出矛盾调解、心理咨询、婚姻调解、法律服务、便民服务五大功能,信访接待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劳动仲裁院整体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部分功能入驻,住建、妇联、市场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常驻,量体裁衣“多中心合一”,实现“进一家门、办百家事”。

矛盾调解——处理纠纷更“舒心”。古培镇雨坛村与归义街道石桥坝村两村,因为“一块山地”的归属问题相互扯皮70多年,两地村民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2024年,群众向平台申请调解,市综治中心调解员深入市档案局,调取了解放时期档案以及土地确权证明,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讲理,精准调解,消弭矛盾,双方冰释前嫌。平台设置“矛盾调处中心”模块,发展线上“枫桥经验”,摆脱挨户走访、地毯摸排的老办法,直接服务基层群众,实现问题一站式接收、矛盾一揽子调处、线上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市通过“智慧乡村”平台指派任务,累计成功调解基层矛盾纠纷720起,化解率达90%以上。

心理咨询——干预危机更“顺心”。2023年06月10日,伏某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他女儿属于留守儿童,患有抑郁症,与爷爷奶奶关系恶化,经常拳脚相向,相互伤害,这次小女孩已经半个月没有说过话了。平台根据其家庭情况,为他女儿提供专业心理辅导,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跟踪帮教,她的情感表达能力越来越好,最终顺利升学,在学校文艺汇演上开心独舞,灿烂阳光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个人。平台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模块,选聘心理咨询师31人,组建专业团队,帮扶弱势、高危特殊、心理危机等人群。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青春期身心教育”“防范校园霸凌”等为主题,授课100余次,听课师生4万余人次。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热线,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310余人次,长期跟踪辅导51人。

婚姻调解——稳固家庭更“安心”。一位黄姓女士向平台致电求助,丈夫有外遇,有时对她打骂。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对接当地派出所,下达《家暴禁止令》,为她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婚姻调解中心”模块由“乡镇妇联+司法所+婚调专家”负责,群众线上随时联系调解员,实行“一对一”专业调解,一旦发现侵害妇女儿童权益事件或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立即指派公安、妇联等相关单位介入。目前,平台共调解婚姻纠纷506件,调解成功158件,公安局下达《家暴告诫书》6份,法院下达《人身保护令》5份。

法律服务——纾解困境更“暖心”。“多亏平台的帮助,我终于拿回了血汗钱!”2020年,詹某被包工头廖某拖欠工资7万元,他多次维权未果后,上平台寻求法律援助。平台启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指派援助律师全面了解案情,帮助受援人依法起诉。在诉前调解阶段,援助律师与调解员主动作为,廖某同意分三次支付,农民工詹某工资得到有效追偿。“法律援助中心”模块集查询、使用、普法宣传功能于一体,开通线上免费法援申请渠道,设置快速响应处理模式,68名法律工作者24小时在线,免费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目前,综治中心共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65次,参与诉前调解1317次,调解成功501次,38%纠纷止步于法庭之外。

便民服务——惠及群众更“贴心”。汨罗市推进“迎乡友回乡、促家门口就业”专项行动,就业招聘以前只能喊喇叭、贴小广告,动作慢,效率低,现在通过“智慧乡村”平台,可以按照年龄、技能情况直接把岗位信息精准发送给村民。今年,开展“春风行动”暨线上招聘会,917家企业提供3.7万余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21人。“便民服务中心”模块提供就业招聘、结婚生子、户口迁移、建房审批等10多项服务,定时发布信息,设立回访机制,做到双向互动,实现网上在线办理。平台还设置“随手拍”“心愿墙”等功能,详细收集群众监督信息,实时公示惠农资金发放、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务信息,有效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全力整治群众身边风腐问题,不断融洽干群关系,大量减少社会戾气,全面建设平安汨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