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全市首创“交房即普法”服务机制,通过向新交付小区业主发放《致新居业主的一封信》,将违法建设、装修规范等法律知识送达千家万户,以“提前介入+源头引导”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从“末端执法”向“前端预防”转变。
“拿到新房钥匙时就拿到这份普法指南,真是及时雨!”在该区万科悦达·聚珑东方小区交房现场,业主郝先生手持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发放的蓝色宣传册感慨道。这份以《致新居业主的一封信》为名的普法礼包,不仅包含房屋装修“负面清单”、合规装修“明白纸”,还附有“盐南城管”法律咨询热线,成为新业主装修入住前的“法治指南针”,也是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
针对住宅小区违法搭建、违规装修等治理难题,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打破传统“事后处置”模式,对接住建、规划部门,摸清在建楼盘交付时间,建立“交付即普法”协同机制。在新建楼盘交付前,执法人员即介入开展“三提前”行动:提前检查公共区域违建风险点、提前约谈物业明确日常管理责任、提前将普法宣传嵌入交房流程。“过去通过巡查或接到投诉再上门,业主常因整改损失产生抵触情绪。现在提前告知法律风险,市民群众接受度明显提高。”在现场开展普法服务的规划监察中队和房产监察中队的队员们深有体会。
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将普法教育转化为“零距离、面对面”服务,既减少业主因不知法而违法的风险,也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下一步计划将市容管理、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等内容纳入手册,并策划推出系列科普小视频,利用电梯公益广告、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扩大普法宣教覆盖面。
从被动“开罚单”到主动“送服务”,从“事后拆违”到“事前设防”,盐南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致新居业主的一封信》为纽带,将法治宣传转化为民生服务的温度。这种“把普法做在执法前,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创新实践,不仅擦亮了“法治盐南”的金字招牌,更书写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的生动篇章。
通讯员 王加仟 刘牧原 吉爱军 黄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