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当我看到岳父的日记本,突然觉得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二十岁,已经步入社会。在疯狂写日记。
我的二十岁,在山东曲阜读大学,同样是疯狂地写日记。他的日记保存着,我的日记也保存着,只是我和岳父差距太大,我自愧不如啊。
岳父是共和国同龄人,读他的日记,一个最难把握的就是认不全,字太飞扬,也就能品读八成的内容吧。
他二十岁的时候,看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地点写的是严墓。就是今天吴江铜锣镇。怎么会在哪里?我有点疑惑不解。
那晚,下着细雨,随时跌在田里,对电影可谓无比热爱。典型的文艺青年的形象。想象着那样的夜,一个青年,为了看一部电影,那迫切神往的心情吧!
看就看吧,回来还写了观后感,认真誊写在纸上。又过了半个世纪,让我阅读到了。命运的密码就是这样安排起来了,我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这应该是早早就写好的密码。
我已经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了,但,每天更文却是不变的节奏。躺在床上,睡前,挺多人都会刷视频玩手机,我也是玩手机,只是玩公众号罢了。
在手机上更新文字,在睡前完成这样的任务,就觉得心安理得起来了。否则呢,必然是睡不好的。
岳父的日记,放在那里,可以每天认真读一页,认真想象那个青年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