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以前看过的女生写的自传,对我产生过帮助的。

  1. 《勇气》萨莉克劳切克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被书名吸引,到底什么是勇气?是一口气冲出去的那一刹那?还是割断保险绳一跃而下的无畏?作者用自己的工作经历,生活体验阐述了身为女性的优势,活出一个更有勇气的人生。

勇气至少包含两样东西:第一,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内驱力,勇气不是“豁出去”,而是膝盖打颤、心里打鼓的时候,知道怎么继续走——对持守信念的坚持。

多年以后的今天再翻这本书,缺乏“勇气”又何尝不是绝大多数人的悲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找到“那个意义”,在这个很多诱惑、很多阻碍的世界里,也很难自守。

  1. 《向前一步》谢丽尔桑德伯格

这本书,当时看的可认真了,到处都是写写画画的笔记。

其中印象很深的一点: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绪。

在东亚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想要坦诚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在职场这种等级分明的环境里,处于权力低层的人在分享意见的时候会更多犹豫。

但事实上,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一个人能够开放、坦诚的分享自己,才能建立更深层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我以前也不懂这一点,读书的时候好好学习,工作的时候做好本分,总是想到“管理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很少去思考怎么跟别人沟通我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我讨厌什么……多年以后才逐渐明白,适当的愤怒、委屈的流泪、快乐的拥抱这些是一个人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做到坦诚沟通的人,反而会是一个所有人都会更喜欢的人。

同理,一个组织or伴侣,能够认真倾听你的情绪,积极调整,也才值得托付。

桑德伯格后面又写了一本《另一种选择》,讲了丈夫英年意外离世后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可以一起看。

以上两本,都是职业发展上很成功的女性:都毕业于全球名校,职业发展机会很多,一手好牌打的非常漂亮,当然这样的人很夺目很有说服力,但不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大部分情况。

  1. 《基层女性》

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我还是挺震惊的,反手推荐给了闺蜜。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生经历:出生农村,成长在一个贫穷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专毕业出门打工赚的所有钱拿来反哺家庭。“很多女性从小就被当作一个要结婚生子、为家庭奉献、为他人牺牲的客体来培养,是一个全面为主体服务的形象。”

这本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大量女孩的成长困境,提出了自己的成长建议。在我看来,里面很多内容呢,如果非要说是“女孩身上的枷锁”,不如说是“贫困的枷锁”,原生家庭的匮乏、狭隘、压榨,同样适用于男孩。



  1.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这本是来自美国的基层女孩,用小说的形式写出的自己成长经历。

同样的开局:糟糕的原生家庭像牢笼一样窒息,禁锢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穷困、病痛,还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亲人的暴力与冷漠。

人这种环境的动物要打破自己成长环境是最难的,塔拉后来走进了大学,打开了另一扇大门,看到了过去的不堪,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这是一本充满力量的书,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牢笼,都有自己的挣扎与渴望,但只要愿意,都能像一只挣脱牢笼的鸟,飞往属于自己的山。



  1. 《第二性》

说到女性书单,这本当然必须榜上有名。初读这本是来自闺蜜的倾情推荐:“如果我早一点读到这本书,人生会有更多可能性吧。”

非常的,晦涩难读,对我来说。但读到深处,又真实、生动到可怕……1949年写的书,某些章节,字字句句都是重点。



2025年希望能静下心,再好好认真看一遍这本书。

其实,在我心里是没有“女性书单”,没有需要特别为“女性”写的书,这些好书里提到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普遍适用于全人类。

没觉得现代“大女主”就该去职场搏杀,搞钱搞事业,在家生儿育女就是悲哀……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兴趣、需求、人生际遇都不一样,有人擅长拼搏,有人性情恬淡,全职带娃很好,组织领导也很棒。在这个复杂疯狂的世界里,没有人可以活成别人的模板——无论男女,终其一生,也不必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断突破自己,成为一个更自由、更生动、更有力量的人,就很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