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医保局在首都医科大学(南校区)举办“医保部门助力科技创新”分享会,邀请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受益患者代表介绍相关医疗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临床应用和就医体验。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处处长蒋炳镇表示,国家医保局在编制立项指南的过程中,统一新增了一系列前瞻性价格项目,将有限的政策资源用于支持高水平的真创新。目前已发布的27批立项指南,新增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价格项目达100余项。


▲蒋炳镇

耗材降价+手术人工费定价

人工心脏和人工耳蜗惠及更多患者

蒋炳镇表示,国家医保局希望通过畅通收费渠道,助力满足临床急需的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收益回报。他举例介绍了其中六类价格项目。

第一类,人工心脏相关价格项目。为解决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需要,心血管系统类立项指南中统一新设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费、取出费、适配费等三个价格项目,分别解决人工心脏植入、取出和术后调配三个关键环节的收费问题。在价格立项的同时,国家医保局逐一与国内获批上市产品的五家企业沟通,引导企业积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的加价,降低终端挂网价格。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整体费用从百万级别下降到70万元左右。4月1日,天津市医保局已率先对接落地,制定政府指导价,其中植入费13000元,取出费6500元。

第二类,二尖瓣钳夹成形等价格项目。在心血管系统立项指南中统一新增了二尖瓣成形(介入)的价格项目,将“缘对缘修复”作为该主项目的扩展项目,即行业通称的二尖瓣钳夹成形术。

“之所以叫缘对缘修复,我们考虑根据技术原理确定项目的名称,也更能够兼容未来其他技术创新,避免按照特定的设备、耗材、技术流派来设定排他性的价格项目。”蒋炳镇介绍,近期相关的价格项目将在广东率先落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新央提到,除了“缘对缘修复”,二尖瓣成形(介入)主项下“三尖瓣成形(介入)”的扩展项,也能够体现项目兼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促进这两项先进技术的临床转化。另外,在冠脉介入检查中,中国原创的基于冠脉造影的计算工具血流储备分数(QFR)技术相比有创的影像学技术具有优越性。立项指南将这类技术统一命名成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的检查项目,让QFR技术也可按此项目收费,体现了对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在临床上替代应用价值的充分认可。

第三类,质子放疗等价格项目。为助力肿瘤治疗实现新的突破,放射治疗立项指南中统一新增了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硼-中子俘获治疗等价格项目。目前上海、浙江、甘肃等省份的公立医院已经能够提供此类放射治疗服务,并按照新的价格项目收费。其中,上海市医保局以绿色通道的形式加快审核上海瑞金医院申报的自主放疗项目,结合国际费用水平,将疗程费用的封顶线定为17万元。蒋炳镇认为,这一做法既能快速回应医疗机构的收费需求,也能很好兼顾高端医疗设备的可及性。

第四类,人工耳蜗相关价格项目。今年3月,各地陆续执行国家组织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单套价格从平均21万元降到5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工耳蜗治疗的经济门槛。耳鼻喉立项指南中配套设立了人工耳蜗植入费、取出费、适配费等价格项目,同时将畸形耳蜗作为加收项,鼓励医疗机构为病情复杂的患者服务。目前,天津市医保局已率先落地相关价格项目三项,分别为3500元、1950元和135元。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巍表示,人工耳蜗推广缓慢,最主要的是价格问题,二三十年以前动辄二三十万元。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1989年完成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此后停滞,只能靠社会捐赠每年进行200-300例,直到2007年残联项目开启每年1万例左右,受益者也只有儿童。此次集采给广大患者打开了一扇窗。

脑机接口立项

等待后续成熟产品

而第五类属于辅助发音装置相关价格项目。为解决患者在喉全切手术后无法正常发声的问题,经调研论证,统一新设了发音装置安装费、取出费等价格项目。国家医保局希望通过价格立项推动辅助发音管治疗进一步普及,让更多的患者“说得出”。

第六类则是脑机接口相关价格项目。据介绍,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是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近年来,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猛,神经系统立项指南中统一新增脑机接口相关价格项目,分别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三个价格项目。后续成熟的脑机接口产品获批进入临床使用以后,即可按照这个项目收费。就在4月初,湖北省医保局已经率先对接落地制定立项指南,标志着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正式接通服务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脑机接口技术为因脑卒中等瘫痪的患者带来了联动外骨骼机械臂实现“意念驱动”、恢复运动功能的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介绍,医院去年11月完成首例高通道脑机接口临床手术,计划开展长期临床研究。他表示,湖北率先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为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标准化定价不仅加速了技术转化,也为广大患者开启了科技重生的大门。

国家医保局:

新技术立项要相对成熟、体现劳务价值

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是如何被关注到并甄选出来的?蒋炳镇介绍了国家医保局关注的几个维度。

一是满足临床急需,这是基本出发点。例如人工心脏这一类救命救急的新技术。

二是技术相对成熟,这是前提条件。例如二尖瓣钳夹成形术能够代替原来的开胸手术,解决部分高龄或者高危人群的治疗难题。

三是促进增量发展,这是重要目标。例如,脑机接口价格立项,除了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也可以通过价格政策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快速进入市场运行阶段,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四是体现劳务价值,这是重要因素。各类立项指南中增加了相关耗材的适配类价格项目,这就是对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的充分体现。

“我们期待有更多高水平的新技术产品涌现,也希望相关企业能够根据临床价值、竞争格局、供需关系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自主定价,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于民。”蒋炳镇说。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潘莉 责编 李彬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