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949年,在福州一处破旧祠堂改造的野战医院内,发生了一起凶杀案

我军一名伤员被暗杀,他的胸口被利器搅出一个血窟窿,整个病房都充斥着血腥味。



而案发病房的窗户无翻越痕迹,屋内外也没有任何足迹,同病房的战士也没有任何察觉。

一时间,整个祠堂医院人心惶惶,就在专案组也毫无头绪时,一块苔藓让凶手露出破绽。

神秘的“密室杀人案”真凶,也随之慢慢露出水面......

疑点重重

1949年8月11日,解放军第十兵团和6万国民党部队于福州城展开会战,6天浴血奋战后,福州胜利解放。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战斗负伤的我军战士,起义投诚的国民党官兵,和被波及的平民百姓,都需要留下治疗。

为了安置这些伤员,解放军第十兵团决定征用荒废的庞家祠堂作为野战医院。

兵团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药品、后勤人员和600多名伤员便在三天内涌了进去,一切都在忙中有序地运转着。



第四天夜晚下起了小雨,久违的凉爽也让人们睡得特别香甜。

突然一声尖叫划破黑夜的宁静,值班医生立马奔向传出声音的病房,只见病榻上我军某部一连长腹部被人用刀搅出了个大洞,全身淌血,气息全无

而临床的另一名伤员瑟瑟发抖地表示,自己半夜醒来,猛然发现邻床有一大摊血,极度惊恐下发出了惊呼声。

原来连长在战场上因腹部受伤陷入昏迷,经医生全力抢救后,已处于平稳状态,哪承想战斗英雄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横死在凶手的暗算中,这简直人神共愤。



上级组织当即成立了一个以董冰生为组长的专案侦察小组,

案发后,庞家祠堂已经被第一时间全面封锁,案发现场也被严格管控起来,所有人停在原地接受调查。

首先,警卫员通过查看,发现案发病房的窗户并没有人为攀爬的痕迹,因为当晚下雨,屋内和走廊也没有脚印。

围墙上长满了爬山虎,枝叶也都完好无损,也可以排除有人攀爬。

经过排查,侦查小组将凶手确定为医院内部人员。

侦查组将医院所有人员进行分门别类,首先是我军伤员和随军家属,他们可以第一个排除嫌疑。因为他们都是随军一路南下打过来的,身份背景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当地百姓只有四人,两个大人和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孩子可以排除,两个大人手臂和脚都被烧伤,不太可能完成刺杀任务。

经过对同病房的我军战士询问,两个大人案发时间一直在病房里,所以也可以排除嫌疑。

于是,20多个国民党伤员便进入了专案组视线内。

一开始,为了安全起见,这20名国军伤员就被隔离安置在同一个区域,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要经过审问。



很快,董冰生就发现投诚的陆宝根在案发当晚彻夜未归,更可疑的是其拒不承认通宵未归,面对同病房的其他国军伤员指证,他只是默不作声。

正当专案组头疼时,8月21日董冰生接到了福州警察局鼓楼分处的询问电话。

原来鼓楼某村的黄姓寡妇被杀,曾有人见过一个打绷带穿国民党旧兵服的男人在其家出入,想询问庞家祠堂近来有没有接收过此类人员。

董冰生立即想到陆宝根,面对众多口供,陆宝根交代了实情。

原来,陆宝根和黄寡妇有私情,陆宝根还将自己之前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藏在黄寡妇家。

现在得知解放军优待投诚国军,个人财物不用上缴,所以他就想去黄寡妇家取回财宝。

没想到黄寡妇却借机敲诈起陆宝根,想要平分这些财物。

二人发生争执,陆宝根一怒之下杀了黄寡妇。

鼓楼公安局鼓楼分处十分高兴,将陆宝根绳之以法。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陆宝根的在黄寡妇家的作案时间,和祠堂医院的凶案时间是重叠的,所以陆宝根并不是董冰生要找的凶手。

就在大家为线索断掉而犯愁时,凶手又成功刺杀了我军战士。



线索凸显

8月24日凌晨一点,庞家祠堂医院又出现了新的被害人。死者是一名在战斗中被炸伤双目,用纱布蒙着双眼的解放军班长。

据同病房人诉说,睡得迷迷糊糊之时,突然听到班长一声惊呼:“什么人”,而他的惊呼声也引来了值班人员。

只可惜工作人员仍是晚了一步,他刚来到走廊,就看到一个长发黑影飞快跳出窗台。



赶到出事病房时,班长已经心口插着匕首倒在血泊之中,而凶手消失得无影无踪。

事后值班人员解释自己是在打宵夜遇到熟人,耽搁了一会时间,而凶手就是利用这个空当进入病房袭击了班长。

董冰生带着小组查看现场,由于窗外是晾晒物资的水泥坪,看不出任何有效痕迹。

于是,董冰生将目光锁定在凶手未及时拔出的匕首,还有长发的身影上。

专案组首先对匕首进行鉴定,匕首上没有任何有效痕迹,但可以肯定,匕首是美国制造,曾大量装备于军统局。

再结合长发特征,凶手一定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女特务



从现场情况来看,凶手进退路线以及作案后能立即消失无影无踪的情况,可以推断她极有可能就是熟悉医院情况的内部人员。

专案组下令,医院全体女性无条件接受调查。

不多久,一名23岁的外科女护士蒋伯瑶进入警方视线。

档案上表明,蒋伯瑶出生于山东富商家庭,16岁时学过护理,在国军担任军医护士,济南战役中被我军解放,后随军南下来到福州。

曾经的历史经历让蒋伯瑶成为第一嫌疑人,很快就被专案组拉走询问。



蒋伯瑶交代,自己那天晚上和室友交班后,就独自一人在三楼寝室休息,没有证明人。

这并不能打消专案组的疑虑,并加强对她的审问。

没想到年轻气盛的蒋伯瑶,被问讯得多了,颇有些不耐烦,丢下一句:“没人证明就是没人证明,组织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面对这样的态度,董冰生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劝说,蒋伯瑶不耐烦地嘀咕道:“要是我杀的人,直接用手术刀就行,还拿匕首干嘛,藏也不好藏。”

这句话猛然触动了董冰生的心,蒋伯瑶说的也很有道理。

再加上蒋伯瑶住二楼,她是如何逃过宿舍门卫的眼睛,爬上二楼的窗户回宿舍的呢

就在董冰生决定结束对蒋伯瑶的询问时,突然有人跳出来举报说:“自己能证明蒋伯瑶就是凶手。”

举报人名叫阚勇强,是一名军医,他就住在蒋伯瑶楼下,他说自己半夜开窗透气时,听到窗外有动静,隐隐约约看到条大粗绳嗖地一下拽上去了,接着楼上便传来细微响动声。



专案组成员们听完都惊呆了,因为一早就搜查过蒋伯瑶的宿舍,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攀爬道具,很快专案组又对蒋伯瑶所在的整个二楼进行严格搜查。

果然,在三楼集体卫生间发现绳子和手套,就在大家以为这个物证可以定罪时,又出现反转了。

董冰生将绳子拿回专案组鉴定后发现,绳子是老旧的,但手套却是崭新的,这引起了董冰生的猜测。

如果蒋伯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女特务,按照一个成年人拉扯绳子的力量来算,就算她再厉害,手套上也必然会沾到些麻绳纤维或者污渍。

但手套却是崭新的,蒋伯瑶手上也没有任何拉拽绳子的痕迹,明显这个物证是有人刻意用来诬陷蒋伯瑶的。



董冰生立马就将嫌疑转向举报人名叫阚勇强,果不其然,耐不住专案组三言两语的问话,阚勇强交代了。

他低着头表示,自己因为曾向蒋伯瑶求爱不成丢了面子,在得知她被怀疑时,索性跳出来陷害,企图达到报复目的。

同时,专案组也对阚勇强的背景进行调查,以及对他交代的内容进行核实,最后,发现阚勇强并没有说谎,他和特务并没有关系,就是单纯的因爱生恨!

如果不是专案组细心,万一错判了案情,不仅放掉了凶手,还会冤枉一个好人。

上级对阚勇强“凭空捏造”做出批评后,将其调往前线抬担架,但他的结局却不太好,在后来的厦门战役中中弹牺牲,被评为烈士。

至此蒋伯瑶彻底洗清嫌疑。

兜兜转转一大圈,案件又回到原点,整个庞家祠堂医院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几乎夜不能寐,时刻担心幽灵般凶手会再度犯案。

整个安保工作级别上升到最高,不允许有空岗出现,可即便如此,意外还是再次发生了。



真相大白

8月25日凌晨,庞家祠医院突然全院停电了,要知道由于医院伤患多,许多手术甚至只能推迟到晚上进行。

因此医院是24小时灯火通明,而配电室的刁师傅又是老技工,为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转,自建院以来他从没回过家,为的就是保证医院电力系统正常。

可断电那天刁师傅喝多了,幸好被人找到及时摇醒,到配电间一检查才发现总电路跳闸了,推上去电路便恢复了正常。

但此事却引起了董冰生等人的重视,凶手很有可能打算趁着断电空当,再度袭击伤员,只是这次来不及下手而已。

事后通过对刁师傅的问询,专案组得知刁师傅虽然爱抿两口小酒,却从不贪杯喝醉,这次喝多全是因为24号晚上饭点时,遇到了伙房掂酒的陈晋坊

二人你来我往喝了几杯后,皆呼呼大睡起来,凶手很有可能是在他睡着时把配电房的钥匙掏出,断了电闸后又把钥匙送了回去。

陈晋坊黄维刁师傅历史清白,根正苗红,被排除嫌疑。

于是专案组便把目标对准了那瓶上,据陈晋坊交代,酒是后厨新来员工陶辛涛为表心意送的。

而自己与刁师傅关系不错,平日见面总要碰个几杯,没想到酒量不错的二人,这次居然齐刷刷都醉了。

董冰生心中一惊,直觉告诉他,陶辛涛或有重大嫌疑

然而等专案组赶到陶辛涛的寝室时,却发现他早已逃之夭夭。

不过在他的住所找到一个来不及带走的铁箱子,里面装满了子弹手榴弹和一张中统局署名的空白委任状,原来陶辛涛竟然是潜伏的国民党特务



这下案情明了了,公安部门很快布下天罗地网,陶辛涛被抓获了,经过一番审讯,他承认自己的确是中统特务,但是前两起命案不是他做的。

陶辛涛交代,上级发现军统已经提前完成了两个任务,而自己还没有丝毫进展,所以准备加快步伐。

停电就是他的第一步,可第二步计划还没展开,就被我军发现,他见状就只能逃跑。

经过对陶辛涛调查,董冰生发现,两次案发时间内,陶辛涛在和我军伤员聊天,的确有不在场证明。

这一下子案件又扑朔迷离起来,董冰生三人压力倍增,一连数次碰壁,如今连凶手的一点线索也没有,难道真正的凶手却有飞檐走壁的能力不成。

案件毫无头绪,连最基本的方向都没有,董冰生心中好似压了一座大山,夜夜不得安睡。

8月27日凌晨,失眠的董冰生一个人来到后院溜达,哪承想他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换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董冰生漫无目的来到后院篱笆墙小道上,借助稀疏的月光,他突然发现篱笆墙拐角处有一块石板的颜色明显与其他石板不同。



其他石板的四侧边缘口缝隙都长满了小草或者青苔,但这块石板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

出于职业的敏感,董冰生抬起脚用力地在石板上跺了两下,没想到居然发出了“咚咚”空响,电光火石间一个大胆的想法浮上董冰生脑海。

他毫不迟疑用力将石板搬开,下面是只有脸盆大口的黑洞,非常像一条密道。



董冰生小心翼翼地将石板复原后,迅速向上级汇报了所有情况。

根据组织指示,专案组先找来一个瘦弱的小战士,腰上系绳,手持手电筒,进入密道,一直爬到出口处后,再扯动绳子发出信号。

专案组成员根据绳子标记的长度,差不多推算出凶手所在地的位置,为避免打草惊蛇,经过周密地准备,一切行动皆在暗中进行。

可疑人员的情况很快被摸清了,村中邢福家世代行医,家世清白,有一儿一女,但其妻早亡,经过热心人介绍,两个月前邢福与一外地女子乐清枝结婚。

据村民提供消息,乐清枝十分懂事体贴,知道邢福家经济条件一般,不要求办婚礼,大概简单收拾了下包裹,便生活在了一起。

董冰生赶紧追问道:“乐清枝,是高是矮,是瘦是胖,长发短发?”“个子不高,也就八九十斤,长头发,走路干活很麻利。”



董冰生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呵道:“就是她没错了,赶紧行动!”

刻不容缓,警方火速展开抓捕行动,数位警卫人员将邢家附近道路封锁。

等董冰生带队敲开邢福家大门时,乐清枝一探头,顿时小脸吓得惨白,当场呆若木鸡。

不出专案组所料,工作人员在邢福家厨房水缸下的深洞里挖出数支手枪,手榴弹和各种匕首刀具,还有数瓶烈性毒药和沉甸甸的黄金。

乐清枝被捕后,没做多余的挣扎,便全盘托出,原来乐清枝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瘦小妇人,却是军统局身经百战的高级女杀手

她从特工班毕业后便在国民党部队升至少尉军衔,工作期间因暗杀成绩出色,颇得军统头子戴笠赏识。



只不过国民党内斗严重,戴笠飞机失事身亡后,她便被分流回福州老家原地待命。

哪承想就在乐清枝以为自己已经被军统遗忘时,国民党却记起这枚弃子,通过接头人,乐清枝奉命嫁给邢福。

在庞家祠堂被用作野战医院时,当地特务就已经摸清了祠堂的秘密。

那个密道其实是祠堂早期修建的下水道,而下水道可以直通祠堂不远处的邢福家。后来祠堂因为战乱没人修缮,下水道也就荒废了很多年,但解放军对此毫不知情。

所以,上级才会让她嫁给邢福,然后找到邢福家的下水道,通过下水道爬进祠堂医院开展行动,给共产党制造麻烦。

然而乐清枝没想到的是,短短数天自己就被抓获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49年9月4日的福州某刑场上,一枚子弹结束了乐清枝罪恶的生命。

最后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是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对历史的有力见证。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

他们是人民的守护者,是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参考资料:

《野战医院的魔影》 转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9年第十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