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平、快”科普新模式来啦!
逸仙君联合各科专家,
强势推出新栏目《“逸”分钟科普》。
内容更精炼,语言更“接地气”,
但超强的健康指南一点没变!
让我们花1分钟,
Get“健康自我”小资讯!
顺便动动小手指关注转发,
一起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吧!
正文共437字,约花费您1.6分钟时间
痛风不仅是“痛起来像风一样快”的关节病,更是潜伏的健康“杀手”。当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就像玻璃渣在关节里摩擦,不仅会导致反复肿痛,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长期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科马剑达副主任医师提醒,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关键,记住“360”法则,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和痛风彻底说再见。
什么是痛风届的“360”?
这一数字包含双重含义:
1
治疗目标值:血尿酸需稳定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有痛风石或合并症者需<300μmol/L)。
2
管理时间轴:3个月评估疗效、6个月巩固达标、0痛风发作及痛风石形成。
三步攻克“360”目标
1
第一步:选对药物,合理降酸
降尿酸药物主要两类: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降尿酸不是越快越好,从小剂量起始,逐步调整至达标剂量,避免尿酸骤降诱发急性发作。
2
第二步:饮食运动,事半功倍
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内脏、浓汤、酒精、果糖饮料等)的摄入;
每天饮水2000-3000ml;
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2
第三步:预防发作,长期维稳
初始3-6个月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发作;
每1-3个月复查血尿酸,调整药物剂量;
达标≠治愈。达标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擅自停药易导致尿酸反弹。
专家简介
马剑达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现任我院风湿免疫科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专业特长: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成人still病等疾病。
社会任职:汕尾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痛风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专委会慢病管理学组青年委员,广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9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共一/共同通讯作者在Arthritis Rheumatol等杂志发表高水平论著1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来源:风湿免疫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