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落地满一周年。以这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施工图”为纲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资本市场在投融资两端综合发力,日益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严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完善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稳信心,不断健全稳市机制,积极推动长线资金入市;抓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新“国九条”对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行业格局也展现出新的特点与变化。结合多家研报及数据看,这些新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ETF跨越式发展,助力长钱长投

伴随新“国九条”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定调一方面为公募基金管理人创设更为丰富的ETF创新产品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指数投资的规模扩容奠定了良好基调,助推ETF发展步入快车道。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投资产品。

根据上交所统计,ETF产品数量已经迈入“千只时代”。截至2024年末,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较2023年末增长16%,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1%其中股票ETF规模达到2.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约占A股总市值的3%。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影响下,有机构预计各类投资者,尤其是配置型资金对ETF的需求会继续推动ETF规模不断上行。近期在外部风波扰动下,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总规模破万亿或也印证了这一点。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16日,A股合计24只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总规模达到10291.10亿元,创年内新高;近一月净流入1120亿元。其中以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为代表的千亿ETF同时全部上市ETF规模已达3.99 万亿元,距破4万亿元仅一步之遥。

重要宽基指数ETF近一月申赎净流入统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16日

ETF规模的强劲增长,主要缘于长线资金的持续买入。东吴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家队”持有A股ETF共1.05万亿元,占A股ETF总规模的36.1%。从2024年基金年报数据看,以汇金系为代表的“国家队”频频出现在ETF的持有人名单中。

面对近来关税风波对投资情绪的扰动,“国家队”再度出手,借道ETF加码投资A股,为市场注入信心。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已再次增持了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长线资金也多次宣布增持ETF,一些国资机构以及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已成为A股市场股票ETF的重要持有人。

展望未来,ETF扩容趋势仍相对明显。交易所正围绕“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一主线,努力携手各方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环境,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2

向新而行,服务新质生产力

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正在双向赋能。回顾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陆续出台“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以及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公募基金也积极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导资金流向契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图源:罐头图库

对于“硬科技”主阵地的科创板,公募基金持续加大投资力度。2024年基金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为8117.91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8千亿元大关;在科创板总市值占比达12.8%,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同样刷新历史新高。

从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看,2024年报对双创配置比例相较中报有所上升。2024年报持股中,创业板占比15.01%,较前期上升0.57%;科创板占比12.26%,较前期上涨1.93%。相对于中报,主动权益公募基金整体仓位也向科技方向倾斜。截止2024年年报,科技板块持仓占比为27.16%,相较中报上升4.29%。



以嘉实基金为例,行业配置上聚焦于新能源、高端制造、互联网服务、智能家居等新质行业龙头企业。相较于2024年中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嘉实基金对于电子、汽车、银行、通信、计算机、商贸零售、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进行了增配,其中电子行业增配5.7%,而同类平均仅为1.15%,汽车行业也以1.25%的比例高于同类平均的0.81%。同时嘉实基金还构筑了囊括多个投资方向的新质生产力投资矩阵,覆盖主被动投资领域,为投资者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提供更多元的投资装备。

考虑到新质生产力往往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需要具备独特价值发现能力的耐心资本支持。而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价值发现者与市场参与者,有望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公募基金仍需要持续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投资亮点。

3

投资者为本,强化分红提升投资获得感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新国九条”的核心在于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践行金融为民、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鼓励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分红率。公募基金也日益强化分红意识,以提升投资者的体验和获得感。

银河证券数据统计,1998-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总额达53138.14亿元,其中2024年度分红总额达4825亿元。从细分类别看,股票型基金2024年度分红总额为32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细究背后,ETF分红趋势日益深化。



在业界看来,基金积极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满足现金流需求,有望为资金持续布局提供动力,帮助投资者更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同时分红也有助于基金产品减少冗余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ETF更加贴近目标指数的收益表现,并且通过分红适当降低基金规模也有利于基金操作。

嘉实基金便高度重视投资者获得感,不断优化分红方式、加大分红节奏。自成立至2024年末,嘉实基金旗下产品累计分红1444次,累计为投资者分红1066.81亿元。步入2025年来,嘉实分红力度不减。嘉实沪深300ETF(159919)继2024年分红16.41亿元后,日前又进行了今年来首次分红,分红总额近25亿元。嘉实中证A500ETF(场内简称:A500指数ETF 159351 场外联接A类:022453 场外C类:022454)也进行了成立来第二次分红。



图源:罐头图库

积极分红之余,嘉实基金也持续降费让利,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目前包括嘉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嘉实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嘉实中证A500ETF及其联接基金等多只产品,均采用行业 “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的低费率结构。

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嘉实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应进一步强化“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公募费率改革、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等一系列公募基金改革方向与措施,打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