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三七互娱交出了一份看似华丽的成绩单;

2024年营收174.41亿元,净利润26.73亿元,全年现金分红22亿元创历史新高,储备游戏超20款,AI技术全面渗透研运环节……

数据很漂亮,但作为玩家,你感受到这份财报的温度了吗?

当我们在《斗罗大陆:魂师对决》里氪金抽卡,在《Puzzles & Survival》里肝丧尸塔防,甚至被《时光大爆炸》的冰川经营玩法短暂吸引时,是否意识到这些游戏的背后,是一台精密运转的工业化印钞机?

财报中全球最高月流水23亿的冰冷数字,与玩家对好游戏的期待,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割裂感。



营收增长5.4%、净利润仅微增0.54%,看似繁荣,实则利润增长乏力,背后是买量成本飙升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隐忧。

分红22亿、研发投入未披露,股东笑纳红包,但玩家更关心钱是否花在了创造好游戏上。



▌小游戏的爆款狂欢与创意荒漠

三七互娱的财报中,最亮眼的莫过于小游戏赛道:《时光大爆炸》跻身微信畅销榜第4,《英雄没有闪》登顶iOS畅销榜,看似风光无限;

但仔细一看,前者是冰川时代模拟经营,后者是放置刷宝ARPG——玩法毫无新意,全靠IP换皮和买量堆砌。

小游戏的爆款逻辑,像极了二十年前端游时代的换皮传奇。



当《传奇》变成《贪玩蓝月》,当模拟经营套上《冰川时代》的IP,玩家真的需要第100款同类游戏吗?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4年小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9%,但买量成本飙升50%。

厂商争相涌入,最终肥了流量平台,瘦了玩家体验。

三七互娱的护城河看似稳固,实则危机四伏。

当AI能批量生成美术素材、自动优化投放策略时,小游戏的竞争终将沦为工业化流水线的效率比拼,而创意?或许早已被算法淹没。

▌AI是降本增效的神器,还是创意的刽子手?

三七互娱在AI领域的布局堪称激进:自研游戏大模型“小七”、投资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AI独角兽、AI生成80%的2D美术和70%的广告视频……

技术层面,这无疑是行业标杆。但作为玩家,我们更想问:AI能让游戏更好玩吗?



AI辅助生成NPC对话、自动翻译、甚至编写代码,确实让研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但当“小七”大模型接管了从立项到投放的全流程,游戏是否会更像标准化产品而非创意作品?

产业评论人张书乐一针见血:“AI对小游戏的帮助,就像给500字作文加花边——帮闲不帮忙。” 没有玩法突破,再强的AI也只是换皮加速器”。

▌20款储备游戏

财报中,三七互娱的储备游戏列表令人眼花缭乱:《斗罗大陆:猎魂世界》《代号斗破》《赘婿》……

清一色的玄幻、三国、模拟经营,搭配《斗破苍穹》《诡秘之主》等顶级IP。

这看似是多元化布局,实则暴露了致命问题:IP依赖症+品类固化。

当《斗罗大陆》被改编成第5款MMORPG,当赘婿IP从网文跨界到模拟经营,玩家是否会对IP收割审美疲劳?

财报强调储备超20款,但其中多少是工业化流水线产物?

又有多少敢像《黑神话:悟空》一样,用8年打磨一款3A?

▌游戏行业的“三七之问”

三七互娱的财报,折射出中国游戏行业的集体困境;

在资本裹挟下,厂商沉迷于流水线式生产,用AI和买量堆砌短期收益,却离好游戏越来越远。

当玩家为《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开放世界惊叹,为《哈迪斯2》的肉鸽玩法沉迷时,中国游戏厂商是否该重新思考:我们需要的究竟是174亿营收的印钞机,还是下一个能征服全球玩家的原神?

或许,答案就藏在玩家的沉默里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