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王庆东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为进一步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精准诊断学情,有效指导九年级中招物理复习备考工作,2025年4月16日下午,由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管城回族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郑州市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物理学科质量分析会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物理教研员常识老师主持,各县(市)、区初中物理教研员、九年级物理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于丹老师讲授了一节中考专题复习课——《压强、浮力专项复习》,她以实验演示为切入口,带领学生回顾浮力产生的原因。整节课以不同水果在水中的状态为思路,从四个情境现象解密忆浮力,同液异物比浮力,同物异液变浮力,浮沉情况用浮力展开讲解,最后以科普国之重器——半潜船的原理拓展延伸,升华课堂内容。本节课不仅讲、练、评兼顾,而且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回归基本原理,思维过程可视化,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体现了跨学科实践,利用AI和传感器,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课堂,提升课堂质量,实现高效课堂,为新课标引领下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接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理化生教研组组长杨菲菲老师进行评课,她对于丹老师的教学设计及授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于老师以浮力与压强为核心,围绕中考考点展开复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解题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知识梳理—实验分析—典例精讲—分层训练”的教学主线,结合生活实例与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深化对浮力、压强概念的理解,课堂节奏紧凑,重点突出,体现了复习课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随后,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的杨晓宇老师进行了《从基础到拔高:找准中考物理的能力层次定位——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质量分析及复习备考经验交流1》专题分享。杨老师分析了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中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的题目设置、学生作答情况、典型错误等,带领与会老师深入领会了何谓素养立意的试题,让老师们深刻理解题目立意,通过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中试题的分析为今后的复习提出了方向和目标。
然后,郑州市中原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郑军辉老师进行了《精准把脉 靶向突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质量分析及复习备考经验交流2》专题分享,郑老师深入剖析了学生在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模块的表现,指出当前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教学建议:重视概念建构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科学规范课堂行为。
最后,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物理教研员常识老师进行会议总结,她指出本次分析会既是对前期教学的反思,更是对备考工作的精准导航,要求各校以数据为导向,因校制宜调整复习计划,助力学生在中招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此次会议为全市物理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备考路径,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路,为2025年郑州市中招物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接到上级会议协办通知开始,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高度重视,构筑多维联动的保障体系,本着“有序接待,热情服务,全面落实”的原则,制定了分工明确、科学系统、职责分明的活动实施方案。各处室上下同心,团结协作,共举活动“指挥棒”,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会议各项事宜,在道路指引,会场接待,温馨提示,流程推进,应急对策上做好组织安排,确保会议顺利开展,展现了管外领导团队的专业素养。物理教研组更以工匠精神深耕细作,深度磨课,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的逻辑脉络,精雕细琢课堂互动的每个细节,在思维碰撞中实现教学智慧的共生共长。管外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赓续传承郑外教育管理理念,弘扬“四干精神”和“五字作风”,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青蓝工程、名师培育工程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强化备课组、教研组与学科建设,强师赋能,减负增效,扩优提质,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稳居领航郑州市首批新优质初中前茅,擦亮铸牢管外优质教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