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谷雨“三大特点”,“三伏天”天气要热到哭?早看早做准备

开到荼蘼花事了,绿阴冉冉遍天涯。”谷雨一到,春天的时光走到了尽头,即将迎来炎热的夏季,自然界万物也将由生长走向繁茂。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谷雨的解释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雨生百谷”,有雨才有谷,到了谷雨时,很多新种作物已经播种完了,农人盼望着能够下点雨,让新种作物快速出苗生长。并且,谷雨时的气温,有些地方也已经很高了,甚至有些北方地区的气温都能达到30度左右。这样的温度,能够让作物快速生长。



不过,提醒大家,虽然到了谷雨时节,寒潮天气基本不会再出现了,但是我国南方时常会受冷暖空气交汇的影响,出现局地雷暴、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防范工作也需要提上日程。



古人把谷雨节气这15天分为“三候”,每候为五天,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点,使百姓看到这些“物候现象”,就知道到什么时节了,方便安排农事活动。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在谷雨时节的第一个五天里,降雨增多,温度升高,人们能够看到,浮萍快速地生长起来,茂密起来。



谷雨时节的第二个五天里,人们看到布谷乌梳理它的羽毛,终于按捺不住满腔的热情放声鸣叫了起来,提醒农人按时播种,不误农时。



谷雨时节的第三个五天里,人们在桑树上能见到比布谷鸟还漂亮的戴胜鸟,开始筑巢孵育雏鸟。



今年的谷雨就要到了,大致看了一下,今年谷雨有“三大特点”,“三伏天”天气要热到哭吗?早看早做准备!



第一大特点:今年清明到谷雨多一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的清明节气是在4月4日,而谷雨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在4月20日,这就意味着今年清明到谷雨之间有16天,比每个节气15天多了1天。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每个节气都是15天吗?一年有24个节气,正好一圈360°,怎么会多出一天,难道是日历上标错了?



其实,并没有标错,我们现在判断节气在哪一天,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具体来说,就是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开始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到了春分这会,太阳位置刚好运行到黄经30°。

今年的4月20日3时55分45秒,太阳的位置刚好到达黄经30°。因此,今年今年的谷雨是在公历4月20日这天交节。这样一来,今年清明到谷雨之间比往年多了一天,是16天,而不是15天。

节气长了1天,意味着“三伏天”的到来(夏至三庚便入伏)就会晚一天。老话说“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期间可能会比较炎热。



第二大特点:今年谷雨在“月尾”

古人把节气的交节时间落在农历月的上旬(前十天)称为是在“月头”,落在中旬(中间十天)称为是在“月中”,落在下旬(最后十天)称为是在“月尾”。

今年的谷雨交节在公历4月20日,对应农历三月廿三,显现是民间百姓说的“在月尾”。

老话说“谷雨在月尾,风多雨也多。”意味着,今年的风可能会比较大,降雨也较为频繁。同时,也意味着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会比较多。



三、今年谷雨当天有雨

古代是农耕社会,但是判断天气的方法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科学,主要是通过观察天气和“经验之谈”。

谷雨这天,古人也留下了判断当年“三伏天”炎热程度的农谚,作为参考。

例如,在民间就有“谷雨有雨十八江,三伏酷热晒死秧”的农谚。从字面上看,大意是说,如果谷雨这天下起大雨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三伏天期间可能会非常的炎热,连秧苗都可能被晒死。



还有谚语说“谷雨阴沉沉,三伏热得很”,也是说,如果谷雨这天阴天下雨的话,往往意味着当年“三伏天”期间可能会比较炎热。

相反,如果谷雨这天不下雨,是个大晴天的话,则往往预示着当年的“三伏天”期间的炎热程度不那么明显。像农谚“谷雨无雨,三伏无伏”,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今年的谷雨当天有没有雨呢?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中来看,从4月20日(谷雨当天)开始,到4月22日之间,受冷空气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内蒙古、东北地区、黄淮西部、江汉等地气温将下降6~8℃,局地降温10℃左右。

与此同时,4月20-24日之间,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总的来说,谷雨之后,降温和降雨的地区还是挺多的,按上面农谚中的说法,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期间可能会比较炎热。



那么,您认为古人留下的农谚还准不准?我们不妨可以先收藏起来,过后对照一下天气,看看还准不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