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下周的周日,就会迎来谷雨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之名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此时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唐代诗人杜甫曾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是对谷雨时节雨水珍贵的生动描绘。宋代陆游也有"谷雨初晴绿涨溪"的诗句,展现了谷雨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个节气最早可追溯至《周礼》记载。当太阳到达黄经30°时,谷雨便如期而至,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2025年的谷雨具体时间为4月20日03:55:45分。关于过雨节气,民间说法颇多,比如“早谷雨水满江,晚谷雨干断河”,今年谷雨早还是晚?有啥预兆?
古人为何喜欢用谷雨及节气来预兆天气?
农耕社会对天气变化极为敏感,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谷雨与后续天气的关联性,从而得出各种各样的俗语谚语。这其实也比较好理解,毕竟以前可没有天气预报这些,而天气变化本身就有周期性,那么用这些节气来预兆天气,也就存在合理性了。
根据自然的规律,谷雨前后暖湿气流活跃,与冷空气交汇易形成持续降水。农谚就有"谷雨雨淋淋,四十五天雨"的说法。这就反映了,这个时候天气的一个变化。
此外,谷雨时节正值春播关键期,雨水多寡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道出了此时雨水对小麦抽穗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古人则喜欢用谷雨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兆后续的雨水情况。
“早谷雨水满江,晚谷雨干断河”是什么意思?今年是早谷雨还是晚谷雨?
这句农谚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意思就是谷雨如果来的比较早,那么降雨就会比较多,水满江,意思就是降雨量比较大,雨水充沛,如果谷雨交节来的比较晚,那么可能会出现干旱的一个天气,河流都会旱干,当然这个用了夸张的手法在里面。
如何来区分,谷雨的早晚呢?古人将谷雨分为"早谷雨"和"晚谷雨",其区分标准颇为有趣:
早谷雨:交节时间在中午12点之前
晚谷雨:交节时间在中午12点之后
2025年的谷雨发生在凌晨3点多,明显属于"早谷雨"。而如果是按照农谚说的,早谷雨水满江,晚谷雨干断河的说法,今年的雨水会相对比较的充沛,那么庄稼的生长也会比较的不错。
与之类似的农谚还有"上午谷雨春雨多,下午谷雨旱断河":谷雨上午交节时,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后续降水;下午交节则可能预示干旱。
此外,像谷雨当天预兆后续天气的农谚也有不少,比如"谷雨无雨,交回田主",谷雨无雨预示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佃农无法交租。同时还有“谷雨有雨粮满仓,谷雨无雨米仓空”的说法,也就是说当天下雨的话,代表着雨水比较的充沛,后续粮食也会迎来丰收,反之缺少雨水,可能会影响到收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农谚具有一定地域性,且现代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其准确性,但作为传统文化遗产仍具参考价值。
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不仅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中华民族顺应天时的生存智慧。在气候变化日益显著的今天,我们更应珍视这些传统经验,科学地将其与现代气象知识相结合,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