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8时,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新能源(电力)检修试验工区检修三班班长季文超,带领班组成员携带30余箱专业设备,毅然踏上征程。跨越500公里,历经6小时车程,深入内蒙古草原腹地,对科油变、包油变、交力格变电所3座变电站,展开为期三天的集中检修。面对舟车劳顿、任务繁重、风沙侵扰的多重挑战,他们以“缺陷清零”为目标,诠释着“应检尽检、检必检好”的铁军担当。
此次检修作业面广,设备繁杂。为保障“人装同步到位”,班组提前一周梳理设备台账,针对草原地区温差大、风沙多的特点,配备了防风沙护具、应急照明设备和全系列试验仪器。
季文超反复叮嘱:“工具宁可多带,绝不能漏!” 行车途中,成员们依据过往检修记录,核对检修清单,将分工细化到每条线路、每台装置,为后续作业做好充足准备。
4月8日,科油变检修首战打响。66千伏现场作业人员全程佩戴护具,严守安全规程。至当天16时,6项缺陷全部消除,各项数据达标。
次日,转战包油变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在12小时内完成1条66千伏线路、1台主变、10条10千伏线路及4组电容器的检修。天刚破晓,检修组就开始对断路器进行机械特性测试,继电保护组同步开展定值校验与逻辑功能验证。动作时间误差精准控制在0.1秒内!
夜幕降临时,23项隐患全部清零。
4月10日,检修队伍又奔赴交力格变电所。
面对66千伏避雷器接地电阻测试的严苛要求,班组将误差严控在0.5%以内。狂风裹挟沙粒拍打设备,作业人员依旧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接线前验电、操作中监护、数据双人复核。
“环境越恶劣,越要严守安全红线”。当交力格变电所试验数据全部合格的消息传来,这场72小时的攻坚战圆满收官。累计消除15项设备缺陷,涵盖绝缘劣化等隐患,试验数据合格率达100%。
此次检修,不仅刷新了工区单次任务消缺量纪录,更锤炼出“长距离机动、高强度作战”的实战能力。正如该团队在检修后总结时说,“电网延伸之处,便是我们责任扎根之地。风沙虽能模糊视线,却无法动摇我们守护电网、保证油气产量的初心。”
这支队伍用行动证明,无论环境多艰苦,辽河油田新能源(电力)人“逢停必检、检必检好”的承诺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