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紫苏。
紫苏这味药是发散风寒的解表药,是紫色的,能人血分,把风寒往外透。人体被风寒包裹,浑身难受,就像被捆绑一样。服用温中散寒解表的紫苏后,能够使人微微出汗,一身舒畅,整个人就像松绑一样。
说起紫苏,我们除了要知道紫苏叶发散风寒,紫苏梗宽中降气,紫苏子下气化痰之外,更要知道紫苏乃治气之神药。
一种植物叶子、梗和种子皆可人药,堪称苏门三宝。《本草汇言》里说,紫苏一物三用,首先伤风感汗,头痛身重,肢节不利,或者脚气、疝气,但见邪郁在肌表者,紫苏叶皆可散邪以解表。比如《肘后备急方》中治疗病人外感伤寒,恶寒发热,气喘不止,用单味紫苏叶浓煎,稍稍饮之,表解寒去,气喘自息。
在农村里最方便了。风寒感冒初起,鼻塞不利,或者上气呕逆,头晕身重,乃周身孔窍阻闭,迅速在房前屋后采一把紫苏,也可以抓一把葱,加水煎煮,趁热稍稍饮下,很快就发汗解表,血脉流通,身心舒调,寒邪束缚之感顿消。为什么加葱呢?葱为通中发汗所需,想要通里发表,葱管往往少不了。
《本草正义》里说紫苏叶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胰理,上则通鼻塞而清头目,中则开胸膈而醒脾胃,其子善下,化痰饮而降气逆。
《本草汇言》里讲紫苏梗,凡气郁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肋而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紫苏子呢?上气喘逆,紫苏子可以下气定喘。《简便方》中说,治上气咳逆,紫苏子研粉和粥一起煮食,能够降气化痰平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病人常常少不了紫苏子。
像紫苏这种能上能下的药是比较少的,上能够发表散寒,下能够宽中下气,所以碰到感冒风寒束表,头身困重,还有咳嗽上气,胸闷不舒,甚至呕吐不止,这时就非紫苏叶莫属。《药性赋》说,下气散寒以紫苏。
我们跟大家讲的胃肠食滞型感冒,单纯开表不下气不行,单纯下气消积不开表也不行,这时只有双管齐下,外开皮毛,内降浊气,很难找到比紫苏更合适的药。
所以紫苏这味药也是能升能降,升,能够以芳香之气把清气出上窍,发四肢;降,能够辟浊下气,把浊阴之气出下窍归六来,这样升清降浊,胸中的闷塞得以舒展,整个气机郁闭的状态就得到复苏了。
《千金方》中记载,一个人突然气逆,呃逆不止,用单味紫苏,浓煎顿服,顺气利膈,气降逆除。如果咳逆,气又不够呢?那你不能行气太过,即使用行气药也要懂得补气。《普济方》中记载,一个人咳逆短气,用紫苏叶,带梗茎的两钱,
人参一钱,煎汤送服,极效。当单味紫苏力所不及时,大家就要想到配伍,配伍可以强强联合,取长补短,照顾病因病机。
关于紫苏的配伍,李时珍研究得很多,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紫苏近世要药也,同陈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除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枳壳、桔梗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藤子则消痰定喘。
大家看紫苏的配伍多么灵活,身体肌表气闭、胸膈气郁、肠腑阻闭、血脉壅聚、湿浊脚气等,通身上下,皆可以用紫苏。
根据不同病症,搭配不同配伍,所以中药的配伍学问非常高深,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药引、药对。学好一味药,用这味药灵活变化,治疗各种气机郁滞之疾患,这样你的用药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
受了风寒,紫苏配麻黄、杏仁。胸中肺气闭郁咳逆,紫苏配枳壳、桔梗、木香。若有痰浊涌上,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不清,紫苏配杏仁、莱藤子。
胃脘部气滞而痛,食冷则重,紫苏配砂仁、陈皮、藿香、乌药。胸肋间怒气而痛,胁肋胀满,紫苏配香附、郁金、玫瑰花。腹中血脉不通而痛,紫苏配当归、川芎、芍药。腰脚以下,寒湿脚气,配木瓜、薏苡仁、吴茱萸、厚朴、槟榔……
这样从头到脚,但凡气滞,病理产物停滞者,都可以用紫苏去调理。难怪《本草汇言》中说,紫苏外散风寒,上清肺气,中宽胃气,下降肠气,通降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
紫苏堪称是推陈出新的通药、宣药,宣可以去壅,所以壅塞之疾可选之。紫苏是轻剂,就像轻舟一叶,速过万重山,轻可去实,可以迅速拨转气机,灵活调度。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来源:中草药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