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引起宋将在职不谋事、降金又降蒙,就连金国使臣来了也只拜岳飞庙,而不怕赵官家。

岳飞没死在金人的手里,却成了自己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岳飞一死,对宋朝的打击不仅仅有军事上的失败,更有人心上的涣散。

或许是看到了为赵宋官家在卖命的糊涂结局,宋朝将领无分大小纷纷,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有的人竟然明目张胆的用风筝为忽必烈送城门钥匙,也有的人写降书,直截了当的表示怕赵宋官家加害于人,所以愿意投降。

这样的风气,一时之间在宋朝内部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宋朝从立国之初就有轻武之惯例,哪怕到了北宋灭亡、南宋再兴的时候,轻武的策略没有丝毫松动与改变。

本就不受待见的武将,在经历了岳飞一事之后,更加明白自己的处境。

李宝算不得名将,但他在抗金这件事情上与岳飞志同道合。曾在山东率军抵抗金人,后转身投靠岳飞,跟随岳飞走南闯北,只为抗金这件事情。

1142年,他崇拜的岳飞被人杀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为之坍塌。

水军本还有对金的优势,现如今李宝也无暇操练军队了,整天在战船上以酒度日,哪怕枢密院亲自送来兵符与军令,他都弃之不理。

没有投降金人为岳飞报仇,已经算是尽了一个武将的忠心。

贾似道的亲信范文虎应算得上是朝中武将当中的一个特例,因贾似道得道,范文虎本应享受与其他武将不同的待遇,可范文虎的行事与其他武将无异。

此时的范文虎已经看清了宋朝朝堂之上的格局,武将卖命已经成为了空谈。因而这些将领与兵士追求的无非是饷银,只要饷银到手,那么其他都是空谈。

所以范文虎身先士卒,只要兵部发了军饷,他一定带着士兵去太湖捉螃蟹。美其名曰是到太湖当中操练水师。

至于文臣宦官充当监军监督操练一事,范文虎也有应对的办法,他直接令醉酒的兵士将这些不速之客绑了之后,通通扔到太湖的芦苇里,让他们去体察民情。



等到孝宗继位之后,基于形势的需要开始为岳飞平反,但即便官家这样做了,武将们依然不买账。

等枢密院和兵部对账的时候发现,整个国家武将出现了巨大的空缺,较之前少了三成。

这直接动摇了南宋守卫国土的底线,可南宋依然浑然不觉。

除了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职闲云野鹤的以外,投降金国的也不在少数。

刘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刘整本是中原人,但因南宋丢了国土,致使刘整出生在了金朝。故此,严格来讲刘整不算宋朝人。

但他后来投降了南宋,并在南宋抗击金蒙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所以,名声在外,自然也成为了主力。

可这位主力没有受到上级应有的重视,反而因上级妒贤嫉能,意欲加害而迫使刘整作出了投降元朝的决定。

传闻当中,刘整将城门的钥匙通过风筝,放飞到了忽必烈的手中,以至于拱手将南宋之城池送给了蒙元。

也有了那句,今日杀岳,明日杀刘,不如早降的话语。

在本朝将领的眼中,赵颂只不过在苦苦支撑局面而已,身处庙堂之高的官家与谋臣也不过是不合格的政治家而已。

金国派使臣来和谈时,既嘲笑赵宋的无能与谄媚,又对岳飞的事深表痛惜。

金人与蒙古人向来致敬强者,对于一位委曲求全的赵宋官家和群臣不屑于故。

因此,岳武墓的庙堂反而成了金人真情实感流露最多的地方。



当金人嘲笑的话语传到孝宗的耳朵时,他能做的也只不过是把手中的钧窑茶碗摔得粉碎而已,之后还要客客气气的与金国使者商谈互市、岁币一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