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胜吴广起义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绝对是里程碑一样的存在,尤其是对后世的农民起义带来的影响更是空前之大。虽说他们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但却是切实的给秦朝造成了重大冲击。



让人意想不到是这样的起义最终竟然是因为自己内部的原因走向失败的,其实在吴广死的那一天开始这一场起义的失败就已经是注定的了,在吴广死后不久陈胜也被杀身亡。他们的死也给其他人带来了不小的警示,就像是刘邦所说的一样,他要是不死,我何以称帝?



一、执意称王

当时天下苦秦已久,是以只要出现一位能够带着他们走出当前困境的人,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跟随在他的身后,陈胜和吴广也正好就是选择了这个好时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无数人为之响应。



陈胜起兵后,局势的发展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才短短百天的时间,陈胜的起义军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人,并且当前的陈胜是完全有能力和秦朝分庭抗礼的。中原函谷关以东的地方都在陈胜的手中。



其实很多事情也不能都怪陈胜,这样大的成就无论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可能不骄傲的,这不在接连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后陈胜的心也不由地开始放松了下来。尤其是在起义军攻下了陈县后,陈胜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边在陈胜占领了陈县不久后,陈县很多百姓也都找到陈胜请命,希望他能够称王。在这必须要说的是,不仅是百姓就连地方很有声望的几位也都希望陈胜能够称王,但这些人究竟是真心的还是谄媚讨好,我们不得而知。



这件事说没有给陈胜带来冲击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他的心中也动了想要称王的心。在封建王朝中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了皇位的诱惑。这不在大家的鼓动之下陈胜也动了想要称王的心,但是他肯定不能自己直接就称王,还是要征求下面人的意思。



此时在陈胜的军中就有人能看出不妥之处,张耳和陈余两人很快找到了陈胜,对这件事他们两人有着不同的意见,在两人看来陈胜不应该这么早就称王。当然这两人的理由也是很值得思考的。



当时陈胜起义的时候所打出的口号是什么,是为了天下苍生从而推翻秦国的统治。当前他们起义时所打出的口号完成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现在连目标都没有达到,但陈胜自己却先享受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并且即使是称王,也不应该是陈胜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他应该立六国的后人,毕竟今天距离秦始皇灭六国也没有过去很久,这些人在当时依旧有声望,要是立他们为王,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并且也能够拉拢盟友,减轻陈胜在战场上的压力。



之后的结果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了。陈胜并没有听得进去这两人的劝说还是执意称王,这两人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要是现在就称王,就直接成为了众矢之的,秦军肯定是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的身上。



要是能够按照他们所说的一样,增加几位盟友,就能很好分散秦军的注意力。不要忘记了,陈胜再怎么说也就是一个农民,当时是很看重出身的,是以六国的后代可比陈胜看着有威胁多了。



在陈胜看来自己当时起义就是为了实现阶级的跨越,想要成为人上人,当前他有机会却要将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人是怎么回事呢?陈胜对于两人的话也是怒从心中来,不久后,陈胜就自立为王。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胜政权出现变故的,上文也说了天下苦秦已久,在地方也有很多的势力想要反抗秦朝,遗憾的就是他们自身力量都薄弱。简单来说就是缺乏有人将他们凝聚起来,是以这些人都纷纷去到了陈胜的麾下。



可不要小看这一股势力,毕竟这其中所有的不仅是地方的势力,甚至还有一些旧贵族,就连孔子的后人也来到了陈胜的麾下,坐拥这么多的势力,可以说陈胜是完全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之前六国的很多残余势力,也都来到了陈胜的麾下。

要是真的根据张耳所说的一样,在这其中找一人拥立,那历史就能够改写了,遗憾的是这样大好的局面被陈胜自己葬送了。



二、步步错

从陈胜起义再到他称王才过去了多久,这时间太短了,短到当前他的声望和地位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他称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说秦朝也是有几百年根基的,之后还有秦始皇的精励图治,就算是秦二世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就覆灭的。



简单来说就是当前秦朝的势力依旧是在陈胜之上的。在这种种不利的条件之下,陈胜自身也开始了转变。众所周知在陈胜还未兴起的时候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不过等到他成为人上人的时候他就早忘记自己当年所说的话了。



陈胜毕竟也是在社会最底层生活过的,还是有很多少年时期的玩伴和朋友,这些人看到陈胜兴起了,都纷纷来找他。要是在我们看来,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些人对陈胜的心是不用怀疑的,他们还能够成为陈胜在军中的嫡系和心腹,可不是一件益事。



但陈胜可不是这样想的,虽说是称王了,但他依旧很避讳自己的出身,甚至是不想回望。但他的这些少年时期的伙伴来找他,也就是在提醒他陈胜只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对于这些人陈胜向来都是避门不见的。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件事很快就被其他人知道了,并且这议论声,还传到了陈胜的耳中,陈胜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于是就将这一位在外面嚼舌根的伙伴给杀了。他的这一举动也让他的名声一落千丈。



三、好消息

陈胜的很多举动都让人感到不解,首先就是吴广的事情,当然能想象到陈胜是因为惧怕吴广在军中的势力是以才将他杀了的。但是之后葛婴的事情怎么说,葛婴对他那也是忠心耿耿的,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将他给杀了。



在占领了九江后,葛婴为了稳定军心,就拥立了楚国贵族为王,值得一说的是此时的葛婴并不知道陈胜已经称王了,并且当得知这件事后,他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补救措施。不仅是立刻就将这位楚国的后裔给杀,并且当即就回去给陈胜请罪。



遗憾的是即便如此陈胜也没有放过他,最终还是将他给他杀了,他的这一行为也让军中很多将士寒心。可能有人说葛婴是因为动摇了陈胜的位置,那之后的武臣那可是直接就自己称王了,并且他还是在明知陈胜已经称王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一决定。



但陈胜是什么反应呢,他最终还是放过了武臣,这样的厚此薄彼,只会让对他忠心之人心寒,鼓舞心中有其他想法的人。所以说陈胜最终落到那样的一个地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陈胜虽说是失败了,但是他的死和陈胜吴广政权的覆灭对于刘邦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要是陈胜和吴广不死,刘邦也没有办法坐上那个位置。



结语

并且正是因为他们的失败在前,刘邦就能够从他们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无论是识人善用,还是自身的作风。刘邦都是远超陈胜的,当然这也是刘邦最终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