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公众号“独立先锋”,理想国获授权转载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现在连一家像样的书店都没有了,从前有一家,十几年前就倒闭开不下去了,老板是我的老熟人,与钱小华也很熟,前两年我在一个公交站台等人,刚好边上有一家卖铁门铁窗的,我进店观看,戴鸭舌帽的老板竟然是原先那家最好书店的老板,他已经改行十几年了,因为没有人再买书了,这个老板过去经常去五台山先锋书店进货。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就像丢了魂一样,我过去出门就是去书店,现在没有书店了,我也就很少出门了,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竟然养不活一个十几平方米的书店,这就是现实,书店不是越来越少,而是快没有了,是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如此了?在此等情况下,钱小华的书店却越开越多,居然开到了乡村,开到了香格里拉,他甚至发愿要开到珠峰。
《妈妈,我》《母亲集》书影
钱小华年前出了两本新书,一个黑皮本,一个白皮本,一本写母亲的,一本拍母亲的,两本书看完之后的感受,就两个字,一个真,一个诚,每一个字都真,每一个字都诚,每一张照片都真,每一张照片都诚,甚至连每一张照片里的黑色都浸透了真和诚,甚至连每一本书里的每一个逗号,每一个句号,每一个省略号都浸透了真和诚,我甚至在刚一打开这本书看到钱小华妈妈的生卒年月就像是看到我妈妈的生卒年月,他能真到这个程度,看到这个简单的生卒年月就可以感动人心,他的妈妈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他同他妈妈在一起的一切细节都宛如昨日,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钱小华的记忆里,谁能想到除了做书店之外,钱小华还能写下这样一本催人泪下的母亲之书?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一定会成为今年最感动人心的一本书!是许多年以来写妈妈最好的一本书!堪比盛成的《我的母亲》!
《妈妈,我》书影
我读老钱的这本书流了好几次泪,有一次是在207页,他在浙江岱山一个依山傍海的老宅,他把墙上一张无人问津的母亲的照片带回自家,郑重地挂在墙上,就当做自己的妈妈一样挂在墙上,他说,“这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就像春天的竖琴”。他在中国各地的乡村总共拍了有上万张照片,原因是他去世的妈妈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他拍她们就像是拍自己的妈妈!
我这十年中,因为蒙了乡村要重生的福,我选择开办乡村书店,绝大部分的时间在乡下走村串户。每到乡下的老村子里,发现破败的屋里衣柜有妈妈做的鞋底我都把它带回来。还有乡下老照相馆,我看到馆里有妈妈们的照片在整修,我就请他们要是有多的帮我留着,自己心想,“说不定有我妈妈在里面呢。”还有许多老房子里什么都没有了,我发现墙上还挂着主人家妈妈的画像,被风雨剥蚀得伤痕累累,我爬上去取下来带回家。
有一次去浙江舟山岱山县一个海边的小村庄,有座依山傍海的老宅,面朝大海,村上人告诉我这座宅子有七八十年历史了,主人是一个从上海来的下放知青,有弟妹四个,房子已经倒塌,残墙破壁,可在一个房间里墙上有她们一家人妈妈的照片,妈妈一个人在守护着这个家,她一生所积攒的财物都给儿女们搬空了,倒是扔下年迈的妈妈不要了,我的心锥刺般痛,顿时眼睛潮湿了。但我好像又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妈妈,仿佛妈妈还活着,就在我的眼前。我把这妈妈的照片从墙上取下来带回了南京,放在我的身边。这是最珍贵的东西,就像春天的竖琴。
——《妈妈,我》钱小华
选自《母亲集》 钱小华 摄于浙江舟山市 岱山
老钱把自己当礼品一样送给了书店,送给了在天上注视着他的妈妈,老钱很孤单,他坐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他的孤单,他样子黑黑,嗓子低沉,欢喜起来像极了一个大男孩,但我总觉得他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他倒很像晚清民国那些早期到中国来的虔诚的传教士,他要把福音传遍天下,不惜一切代价,自我根本不足惜。人人都活着,但很少有人可以把真生命显现出来,老钱的厉害之处就是他可以把真生命和盘托出,这个时代没几个人可以把生命和盘托出,老钱有这个和盘托出的气概。总之,在老钱的身上看不到他是这个时代的。
老钱一生有两个信仰,一是母亲,一是书店,老钱一生建立了两个形象,一是与母亲永远相伴,一是与书店永远相依。
那些纪念妈妈的文字那么朴素那么真诚,必然会成为我们民族纪念母亲的文字里崭新的经典。
那些书店呢?虽然老钱深知人正在放弃书本这个古老的灵魂工具,现在国民年均读书量世界排名第几呢?但是老钱依旧在拼命做书店,这就是他的不可思议之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老钱,他在那么多人爱读书的时候出现了,又在那么多人不爱书的时候强力出现。
《妈妈,我》内文
孝子在今天是绝对的稀罕物了,谁还能做这个古老的绝品,我也在是看了老钱的这本书才知道老钱就是这个古老的绝品,加上书店现在是整个地球最孤独的事业,老钱做了两桩做最孤独的事情,他能把爱母亲,爱书这两桩事情做到绝对,做到信仰的程度,谁能呢?
我们只知道老钱是做书店的,不知道老钱还是个终身相伴母亲的孝子,这相伴不仅发生在母亲的生前,更是在他妈妈去世之后的这四十年里,妈妈已经去世四十年了,但他一直陪伴着妈妈,这种陪伴活到今天我是第一次听闻,第一次知道,与老钱认识这么多年他只与我谈过一次他的妈妈,这次看这本白色封面的纪念妈妈的书才基本清楚,之前,我只知道清代有一个叫郑珍的大诗人,在他母亲去世之后立即在母亲的坟边盖个房子住下,老钱同郑珍很像,他没有一天忘记妈妈,妈妈是他最爱,书是他最爱,他把这两件事情做到极致,他因此而成为自我和人的来处的守护者。
他脸色黑黑,一看就是来人间吃苦的,并非要来过上好日子的,老钱那一代的父母都很苦,但是很真,我们这一代的苦不是很多,但是很假。在这本书里他还原的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一本难念的经的事实,很苦,很难,很真,笔法朴实,时有夸张,朴实的时候真实,夸张的时候更真实,老钱有这个本事,他的语言是由童年岁月,成人经验和信仰形成,天真与成熟相交融,悲惨的妈妈之死被他写的得简直就是一场庄严肃穆的超度,妈妈的苦,妈妈的辛劳,妈妈的委屈,在这样质朴动人的文字里都得到了超度,同时,这本白色封面的书也是写给那个贫穷年代的,也是对那个贫穷年代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兄弟姐妹做的一场文字超度。
选自《母亲集》钱小华 摄于安徽黟县 碧山 2015
选自《母亲集》钱小华 摄于江苏苏州 2015
选自《母亲集》钱小华 摄于安徽黟县 碧山 2015
真诚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感动心头,第二个就是无比地生动活泼,老钱的文字太生动了,就是因为他的真诚,他把那个年代的苦中之乐写的多么生动活泼呀。
在老钱的这本书里还有一句经典名言:多流汗才有饭吃。老钱在他的这本书里怀念的是一个一穷二白,通过硬生生干体力活活下来的最后一代人。
老钱说他此生见过的最勤劳的人就是他的妈妈,在他妈妈去世之后,他发现妈妈共留下了22双纳好的鞋底,还有一缸腌好的咸菜,还有谁,在妈妈去世四十年之后如此如饥似渴地思念自己的妈妈,只为了给妈妈写一首最动人的歌。
我有时候晚上给老钱打电话,他声音沙哑低沉,说他正在泡脚(音“决”,金坛土音)呢,泡个脚好睡觉,他说。我虽然没看见他,但也能感受到他的孤独。
《母亲集》《妈妈,我》
老钱的两本书,一本白,一本黑,就像是摆放在妈妈坟前的两束花,一束白,一束黑,老钱把他妈妈安葬在这本白色封面的书里,然后把天下美丽的辛苦一生的妈妈们郑重地摆放在这本高贵的黑色封面的书里。
通过白色封面的书,我们记住一个叫做“王来娣”的妈妈。
通过黑色封面的书,我们记住了天下的妈妈。
两本书语调沉浸迟缓,都是带入式的,都是黑白的。
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