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作为一部“抗金神剧”,岳家军每次打金兵就像过家家一样。

作者塑造的完颜兀术,是一个英明仁义的明主形象,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缺点。排除立场的因素以外,即便他是一个“反派”角色,也实在是让人恨不起来。

可唯独他就是太倒霉了,就像老想着吃羊的灰太狼一样,每次带领大军侵宋的时候,都让人感到替他捏一把汗。

兀术前后五次带领大军南下,你知道他总共损失了多少兵马吗?

第一次南侵:靖康之变

第一次侵宋,兀术带领五十万大军,除了在潞州城被陆登抵挡了两个月以外,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强烈的抵抗。



潞州城损兵估计在2000左右,两狼关外围歼孙浩五年兵马,估计也得有个3000伤亡,加上其它的一些零散减员,此次南下损兵保守估计在5000左右

这一次是兀术出兵最顺利的一次,也是战果最大的一次,在奸臣张邦昌的帮助之下,兵不血刃的将徽钦二帝俘虏,北宋从此宣告灭亡。

第二次南侵:爱华山之战

次年开春,兀术再起五十万大军,并各国的番兵一起南下。在这个期间,康王赵构逃回金陵登基,命金陵大元帅张所带兵出征,并且启用岳飞为先锋统制。

岳飞带领着八百儿郎,先是在八盘山大破粘罕的先锋部队,斩先锋元帅金忽牙、银忽牙首级,杀死番兵3000余人。又在青龙山杀败了粘罕的十万兵马,生擒元帅铜先文郎。



岳飞被加封为副元帅,收降太行山降兵十万,合计兵马十万八百人。

岳飞在爱华山设伏,大败兀术三十万大军,溃败后的番兵因为无法渡过黄河,大都被岳家军杀死。

兀术战败以后,趁岳飞讨伐鄱阳湖水寇,又派出十五万兵马分别攻打汜水关与藕塘关,结果主将张从龙、斩着摩利之被杀,其手下兵马损失惨重。

至此,兀术第二次侵宋算是正式宣告失败,他所带领的五十万兵马也已经损失殆尽。

第三次南侵:牛头山之战

岳飞奉命讨伐洞庭湖杨幺,大军驻扎在南方的潭州,兀术趁机兵发五路,由四位元帅各带十万兵马,分别进攻湖广、山东、江西、山西,兀术自带二十万大军攻取金陵。

攻下金陵以后,宋高宗赵构逃到了牛头山,岳家军来此护驾,结果被兀术五路大军合计六十万重重围困在山上。



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兀术被大宋的各路援军反包围,在岳家军与各路援军的合击之下,兀术的六十万大军死伤惨重。

兀术带着仅剩的四、五万残兵逃走,结果又被韩世忠大军接连败于金山、黄天荡、天长关,最后兀术只身逃走,身边只剩下了三百六十个骑兵。

此次南下,兀术共损失兵马六十万

第四次南侵:朱仙镇之战

岳飞与洞庭湖杨幺的战争进入尾声时,兀术带领十二队兵马,每队五万人,合计兵马六十五万,往朱仙镇而来。

岳飞先后派出七路先锋,各带五千兵马赶往朱仙镇救援,其中第一路先锋杨再兴离朱仙镇不远时,撞见了兀术的四队共二十万的先锋大军,分别由雪里花南、雪里花北、雪里花西、雪里花东带领。



杨再兴只身冲入敌阵,以一己之力斩杀了敌军四队统兵元帅,二十万番兵大乱而溃逃,被杀与自相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杨再兴在追赶的过程当中,陷入小商河的淤泥中而被番兵射杀。

在其后的战争过程中,呼天保、呼天庆、徐庆、金彪、董先、陶进、贾俊、王信、王义、汤怀十位将领先后战死,最后兀术摆“金龙阵”进行决战,在岳飞、韩世忠、刘琦、张信四路六十万大军的合击之下,兀术的六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五、六千人。

此一次南下,兀术共损失兵马59.5万

第五次南侵:再战朱仙镇

岳飞父子遇害以后,赵构和秦桧、万俟卨等一干奸臣也受到了因果的清算,兀术再次兴兵五十万南下朱仙镇。

岳雷被宋孝宗授予扫北大元帅之职,率领二十万大军到朱仙镇救援。

经过了一番神仙交锋以后,兀术的五十万大军丧失了大半,最后不得不带领残部退回关外。



在界山之下遇到了前来增援的山狮驼、连儿心善,兀术重整兵马,又与岳雷再战了一番。结果又是大败而回,山狮驼、连儿心善战死,兀术的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金国再也没有了与大宋对抗的能力,岳雷一路北上,攻下牧羊城,直捣黄龙府。

相比于宋朝的三代昏君而言,《说岳》中的兀术可以堪称仁主明君,然而兀术一生五次南下侵宋,其中四次都几乎是全军覆没,前后损失兵马220万。反观岳家军的两代掌门人,纵然有过局部的战败,却从来没有过什么大的损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