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这天可不是个普通的日子,而是咱们老祖宗心目中大地之母的生日!后土娘娘,传说中掌管阴阳生育、滋养万物的神祇,被尊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地位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她是土地的化身,是咱们脚下这片沃土的守护者。农历三月,春意正浓,草木萌发,正是感谢大地恩泽、祈求丰收平安的好时候。家家户户会在这一天备上几道寓意吉祥的吃食,遵循一些老讲究,避开不该做的事儿,只为讨个好彩头。你是不是也好奇,这一天该吃啥、做啥、避啥?别急,咱慢慢聊聊这背后的故事和传统。

说起后土娘娘的来历,可得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在《左传》《礼记》中,后土被认为是中央之神,掌管土地与山川。后来到了汉代,逐渐演变为幽都之王,掌管地下世界。到了宋代,她被正式封为女神,与玉皇大帝并称“天父地母”,地位崇高。尤其在山西万荣的后土祠,汉武帝曾亲自祭拜,历代皇帝更是将这里视为皇家祭祀圣地。民间传说,后土娘娘是共工之子,能平定九州大地,她的孙子夸父更是追日的英雄。这样的神祇,怎能不让人敬仰?三月十八,恰逢春耕时节,祭拜她就是为了求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来吧,跟我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节日的风俗里,感受那份厚重的传承。


三月十八的传统讲究,吃好避忌祈平安 3食:吉祥上桌,滋养身心

三月十八这一天,桌上可不能随便凑合,老传统里有三样吃食,寓意好又养人,家家户户都爱备上。

糯米饭:团圆和睦,粘住福气
糯米饭软糯香甜,象征着家庭和睦、福气黏人。在后土娘娘诞辰这天吃糯米饭,是希望大地母亲赐予丰收,家人也能像糯米一样紧紧相连。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满满的能量,春天吃点热乎乎的糯米饭,暖胃又舒心。
家常做法:取糯米500克,提前泡4小时,加入适量红枣和花生,上锅蒸40分钟,蒸熟后拌入少许红糖,香甜可口,老人孩子都爱吃。蒸的时候,糯米的香气弥漫厨房,红枣的甜味若隐若现,勾得人直咽口水。


春饼:卷起春意,生机勃勃
春饼薄如纸,卷上时令蔬菜和肉丝,吃的是春天的鲜活气息。民间认为,春饼象征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吃它能接纳后土娘娘的恩泽,祈求一年顺遂。春饼里的蔬菜多是绿叶菜,富含维生素,春天吃正合适,清爽又解腻。
家常做法:面粉300克加温水和成面团,醒30分钟后擀成薄饼,两张叠一起抹油烙熟。配菜用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炒点肉丝,蘸甜面酱卷着吃。咬一口,饼皮柔韧,菜脆肉香,春天的味道就在舌尖跳跃。


艾草团子:驱邪纳福,健康相伴
艾草团子是春季的应景小吃,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做成,象征驱邪避灾、祈求平安。艾草自古被认为有辟邪之效,在后土诞辰吃它,是为了感谢大地的庇护,求个身体康健。艾草含挥发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团子软糯香甜,特别适合春日食用。
做法简单:艾草洗净煮汁,滤出汁液与糯米粉揉成团,包入豆沙馅,蒸15分钟即可。刚出锅的团子泛着淡淡的绿色,艾草香气扑鼻,咬下去满口清新,仿佛把春天的草木气息都吃进了心里。


3忌:小心避开,敬畏自然

后土娘娘诞辰,毕竟是祭拜大地之母的日子,有些事儿得注意,别触了霉头。

  • 忌动土:尊重大地,勿扰安宁
    这一天尽量别挖地、动土,民间认为后土娘娘是土地的化身,动土就像打扰她的安宁,容易招来不顺。背后其实是老祖宗对自然的敬畏,春天万物复苏,土地需要休养,少动土也是为了保护土壤。

  • 忌杀生:慈悲为怀,积德行善
    尽量别杀鸡宰鱼,后土娘娘掌管万物生育,杀生被认为不敬,可能会影响一年的运势。这也提醒咱们,春天是生机勃发的季节,多点慈悲心,和自然和谐相处。

  • 忌争吵:和气生财,家宅平安
    这一天别和家人吵架,民间讲究和气才能接福,后土娘娘最喜家庭和睦,争吵会破坏吉祥氛围。想想看,春光这么好,吵架多扫兴,笑一笑日子才甜。

1要避:远离水边,安全第一

三月十八还有个讲究,尽量避开水边,尤其是河湖深水处。传说后土娘娘虽掌大地,但水域归其他神祇管辖,这一天靠近水边可能冲撞神灵,带来隐患。其实这背后也有实用道理,春季河水刚解冻,水流不稳,安全隐患大,避开水边是为了一家老小的平安。你家附近有河湖吗?这一天不妨绕着走,安全最要紧。


三月十八,后土娘娘诞辰,是一场春日里的感恩盛宴。吃一顿吉祥饭,守几条老规矩,祭一炷心头香,咱们不只是图个热闹,更是把对大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期盼,融进了点滴日常。“脚踏厚土,心怀感恩”,这份老传统就像春风,吹暖了心田。“一餐一祭一平安”,愿你我在这个日子,接福纳祥,日子越过越顺。趁着春光正好,不妨和家人一起做顿糯米饭,或是去土地庙走走,感受那份来自泥土的踏实与温暖。传承下去吧,这份老风俗,就是咱们的根,永远不会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