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的特别,离不开这三位神灵的传说。女娲娘娘的故事家喻户晓,《淮南子》里说她炼五色石补天,捏黄土造人,是人类的始祖。每逢她的诞辰,民间有“敬女娲,求子嗣”的习俗,盼着家族兴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古时江南一带,这天妇女会用彩线编小人,挂在门前,寓意“女娲传人,绵延不绝”。


后土娘娘则是大地的化身,《礼记》称她为“地祇”,掌管土壤丰饶。她的诞辰在三月十八,恰逢春耕时节,农民会在这天祭土地,求五谷丰收。听老人讲,过去有些地方会在这天埋一颗种子到田里,象征“后土庇护,颗粒归仓”。

中岳大帝则是嵩山之神,护佑中原平安。唐代时,皇帝曾亲祭嵩山,留下“中岳通天”的美名。民间传说,这天嵩山云雾低垂,像神灵降福。河南一带的老乡至今保留着“拜山神,求靠山”的习惯,图个心安。这些故事和习俗,串起咱们对天地的敬畏,也让三月十八多了份厚重。


三月十八,3道吉祥菜吃出好兆头

这天吃啥有说道,挑些寓意好的食物,能让日子更顺心。来,给你盘点三道吉祥菜,家常又好做,吃完心里像春阳一样暖。

糯米饭:团团圆圆好日子
糯米饭是三月十八的“老朋友”,软糯香甜,象征一家人黏在一起,和和美美。民间信糯米能“粘福”,吃下去福气跑不掉。糯米还富含能量,春天吃点能补体力,暖胃又养人。
做法不难:取糯米500克,提前泡4小时,上锅蒸熟。蒸好后拌点红枣和花生,红枣甜如意,花生寓意“生生不息”。蒸的时候,糯米的香气满屋飘,像春风拂面,闻着就舒心。


春笋炒肉:节节高升好兆头
春笋是三月里的时令菜,脆嫩爽口,寓意“步步高升”。这天吃笋,盼着日子像竹子一样拔节向上。笋还富含纤维,春天吃能清清肠胃,解解油腻。
做起来简单:鲜笋剥壳切片,焯水去涩。猪肉切丝,热锅爆香姜蒜,下肉丝炒至变色,加笋片翻炒,调点酱油和盐,出锅撒点葱花。咬一口,笋的清脆和肉的鲜香撞在一起,像是春天的味道。


红枣桂圆汤:甜甜蜜蜜福满堂
这道甜汤寓意生活甜美,红枣和桂圆搭配,喝一碗像被幸福包裹。民间说,三月十八喝甜汤,能“甜到心坎里”。春天喝点,暖身又舒心。煮的时候热气腾腾,甜香扑鼻,暖得像家人的笑脸。


主体三:三月十八,4个民俗讲究记心上

三月十八有些老规矩,照着做能讨个好彩头,避开忌讳也能少些麻烦。来,咱聊聊这些讲究,背后都有说法。

  • 拜神祈福,心诚为上
    这天不少人会去庙里烧香,求女娲、后土和中岳大帝保佑。没条件去庙里的,在家摆个小供桌,点柱香也行。关键是心诚,图个平安顺遂。
    老辈人常说,心不诚,香再多也没用。这规矩提醒咱,做人做事得踏实,福气是求不来的,得靠自己攒。

  • 踏青赏春,接天地气
    三月十八正值春暖花开,出门走走,感受大地的生气,能让人精神抖擞。古人讲春气入体,百病不生,这天踏青就像给身心充个电。带上家人,找个山头或公园,闻闻花香,听听鸟叫,心里的烦闷都能散开。

  • 忌讳争吵,保家和气
    这天忌讳吵架或说不吉利的话,怕冲撞神灵,坏了一年运势。民间信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吵架就像把福气赶跑了。遇事多忍忍,笑一笑,日子自然顺。

  • 忌动土破土,敬畏自然
    老话说,这天不宜挖地动土,怕惊扰后土娘娘,带来不顺。背后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提醒咱春天万物复苏,别随便破坏。把大事放一放,安心过节,图个心安。

朋友,三月十八,三位神灵诞辰,承载了多少人对平安和顺遂的盼望。吃一顿吉祥饭,拜一拜神灵,走一走春山,这些老风俗就像一盏灯,照亮咱们的根,暖着咱们的心。“心诚神应,福气自来。”这份信念,值得咱们传下去。

趁着这天,和家人一起做顿糯米饭,或是去附近的庙里走走,闻闻香火味儿,感受那份来自大地的踏实。传承下去吧,这份老风俗,就是咱们的根,永远不会断。“日子过好了,福气自然到。”来,试试我教的春笋炒肉,脆嫩鲜香,保你吃完笑开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