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敬爱的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耀邦同志之女李恒带来全家,来到江西共青城为父母祭扫,并写下如下感言。李恒女士早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大医学部),先后担任《中华内科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社长,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著有《思念依然无尽》一书,该书受到读者广泛好评,荣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二届文津图书奖和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六个重量级奖项。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年是爸爸诞辰110周年,今天是2025年4月4日清明节。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和晓江带着不竭一家五口,来看你们了!
爸爸,你在这儿长眠已经35年,妈妈来这儿陪你也有8年。把爸爸送回到青年人中间,与这片红土地融为一体,是妈妈的决定。
记得1989年4月18日——在父亲去逝后的第三天,妈妈把我们兄妹四家召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时,只有我提出了疑义。我觉得江西离北京太远,要跋涉 1300多公里才能看爸爸一眼,实在不太方便;而且爸爸一生热情好客,喜欢与各种人攀谈。把他一人独自留在这冰冷偏远的地方,只能与孤独和寂寞相伴,我心有不甘。
没有想到的是,通过共青几代人多年的义务劳动,没有花过国家一分钱,把原本只有一棵小松树的荒山坡,建成了今天这样美丽宁静与安祥的陵园。
这座气势磅礴而又仪态万方的陵园,不仅体现了青年人的热情勇敢、坚毅刚强、富于创造和成就理想的特质,也再一次展示出共青人的开拓精神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风范。
我们由衷地感谢共青和所有为陵园建设无私付出的设计者、建造者、维护者、捐助者和领导者们!感谢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精神,感谢他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
自从父亲1990年12月5日被安葬在这里,消息就不翼而飞。我们不断地被告知,这些年来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来陵园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除了新冠疫情期间,每年都有几十万直至去年的120万人之多。
我们由衷地感谢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在这36年的日日夜夜里,为纪念父亲而做的各种努力。在他们不间断的陪伴和祭奠中,父亲不但没有孤独和寂寞,而且会感受到来自全国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和晓江都已进入古稀之年。我为父亲写的书,受到了上百万读者的欢迎,至今已修订发行了四版。对于妈妈,我心底里却有一个深深的遗憾,那就是没能为你忘我工作、克己奉公、关心他人、位高不骄的一生,写下只言片语,为后人留作纪念。
(李恒和刘晓江在父亲墓碑前)
再说说咱们家最小的第三代——刘不竭。他在父亲走时不满9岁,现已学有所成;在困难重重的这些年里,坚持做到不做任何不符合家风的事情。幸运的是他娶了一位豁达贤惠的妻子,结婚时能够接受没有房没有车,甚至没有像样的婚礼;结婚后相夫教子,任劳任怨。
现在他们一家人丁兴旺,孩子们好学上进。老大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常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老二心灵手巧,时常出人意料地在世界比赛中夺冠;老小虽然心智有待开发,但机敏活泼、善于沟通。孩子们遗传了你们很多的天赋和优点,这大概就是善有善报吧!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相信:你们的在天之灵,会一直保佑我们!我们也一定会像你们期望的那样,乐观向上,不断进取!
后代们都健康地成长起来了。爸爸妈妈,你们安息吧!
李恒
202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