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刚教授团队走进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正式开设帕金森专病门诊,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家门口的三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仁济医院当日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显示,按照国际GBT数据库统计,我国至少有507万帕金森患者。上海市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老年人口众多,帕金森病患者数量也相对较多,尤其是黄浦区这样的老龄化社区,对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需求更为迫切。
居民宋阿姨就是众多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一员。近几年来,她一直饱受行动缓慢、无法单独行走的困扰。此前,宋阿姨四处求医,但由于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难度较大,她始终未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行动不便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让家人忧心已。
今天,在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帕金森专病门诊,王刚教授团队为宋阿姨带来了希望。团队成员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诊断技术,详细询问宋阿姨的病史,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最终确诊宋阿姨为帕金森综合征。针对宋阿姨的病情,团队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等。
“以前为了看病,要跑很远的路去大医院,挂号、排队,折腾得身心俱疲。现在好了,仁济医院的专家直接来到家门口,给我们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宋阿姨激动地说,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王刚教授表示,将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防治关口前移至关重要,就像老年痴呆的防治一样,希望能够在社区更早地筛查和发现病人,然后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明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在制定好治疗方案后,仍可以回归到社区进行日常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此理念的支持下,仁济医院与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携手,开设了帕金森专病门诊。王刚教授介绍,接下来,团队将定期安排医生进社区出诊,使这项工作常态化。通过定期出诊,医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情随访、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监督等,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与仁济医院王刚教授团队的合作,是社区医疗服务的一次重要提升。社区将全力配合团队的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和便利的服务条件,让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盒马、京东、拼多多官宣出手!关税冲击之下,黄浦等多个区集中做这件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