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以前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喝着咖啡的人员,现在也得撸起袖子干活了。



这事儿具体是这样的,就在今天一大早,网上就炸开锅了,说上海十院同济医院这两家大医院开始大规模赶人了。

有个上海的网友发帖说,这两家医院对那些行政后勤人员下手了,手段还挺狠:合同到期的直接不续签,有些被调岗的人工资直接砍了一半。更吓人的是,网上有人说上海十院已经裁掉了差不多三成的后勤人员连院长的秘书都被赶去前台导诊了,这还了得!



这一切咋就发生了呢?

网上传的是这么回事:上海市卫健委去年9月悄悄下发了份文件,要求那些大医院必须给行政后勤"减肥"。文件里特别提到"不直接伺候病人的岗位要重点压缩"。还搞了个叫"三明医改"的标准:行政后勤的工资不能超过医院总开支的10%!啥意思呢?就是说一个大医院一年花10个亿,那行政后勤的工资总共就只能分1个亿,剩下的都得留给真正看病的医生护士。

这下子不少医院的财务科长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了,跟算命似的拿着计算器算来算去。



这事一出来,网上立马炸了锅,各种评论吵得不可开交。

【大伙儿都炸了锅!有人叫好有人愁】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都咋说的。

"医院就该精简,现在好多医院跟政府机关似的,书记、院长、副院长一大堆,还有各种办公室主任。这帮人天天吃财政饭,也该管管了!"

"在办公室喝茶的工资比拿手术刀的还高,这不是闹着玩吗?必须改!"

"咱们疫情那会儿搬物资搬到半夜,现在说裁就裁,这叫啥事啊?"

看完这些评论,说实话,大家意见确实不一样,但大多数人觉得,医院里那些闲人确实太多了,该改改了。



说到这儿,咱得理一理这事的前因后果。医院里的行政后勤人员太多的问题,其实早就有人提了。

据说咱们国家医院的行政后勤人员能占到25%-45%,国外人家才5%!这就跟啥似的呢?就像咱们家请保姆,本来是来打扫卫生做饭的,结果一家十口人,四五个都是保姆,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再说说钱的问题,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很多医院里那些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可好了,有些医院的普通文员拿的钱跟医生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行政人员的工资直接参照医生的标准发!

这啥意思?就是说有些医生熬夜做手术、冒险救人,收入却可能还比不上整天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的行政人员。这不是把鸡蛋放筐底下了嘛!



还有更离谱的,行政部门的科长拿的钱跟临床科主任一样多,甚至有时候还高。

待遇那么好,又不用值夜班,压力又小,活又少,难怪这成了"关系户"的最爱,谁不想找个轻松又挣钱的活啊!

【挖深一点,这事儿背后有猫腻】

其实啊,仔细想想,医院里这么整顿,背后肯定有原因。我琢磨着,至少有这么几点:

第一,医保的钱越来越紧张了。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医保基金压力大,不得不想办法省钱。行政人员那么多,肯定要花不少钱,这可不就是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吗?

第二,病人看病越来越难。你想想,病人排队排得腿都站麻了,一抬头看见一大堆行政人员在办公室悠哉游哉,能不上火吗?就像你去银行办事排了半天队,结果看见好几个窗口的人在那聊天喝茶,换谁心里都不痛快。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医生护士太紧缺了。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好医生,结果人家为了轻松,找关系调去后勤了。听说有些医院里,好多有本事的医生护士,甚至是高级职称的专家,都跑去后勤"躺平"了。医院花那么多钱培养的人才,结果不给病人看病,这不是浪费吗?



国家卫健委去年就下文件了,要求医生得占医院人员的50%,护士和药剂师占40%,行政后勤只能占10%。上海这次带头改,估计全国很快都会跟上。

说白了,医院是干啥的?不就是给人看病的吗?钱和人当然应该更多地给那些真正给病人看病的医护人员,这才合理嘛!

总的来说,这次医院大裁员,虽然对那些被裁的人来说挺倒霉的,但从长远看,对医院效率提高、对病人看病体验改善,应该都是好事。当然了,那些被裁的人也得妥善安置,毕竟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新闻来源:网友热议,网传信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