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更多内容


2025年4月1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党建工作要求,聚焦“四个表率”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重要部署,依托“知刑党建”品牌,开展刑事审判“实战化”训练营活动。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上海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专家顾问代表,上海高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上海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金水,上海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军及辖区法院的院庭领导、全体学员出席训练营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上海一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佳杰主持。


本次训练营积极探索实践“条块结合双落实、上下联动一体抓”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思路。开营仪式前,上海一中院刑事审判庭党支部与辖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党支部签署党建联建协议书,充分发挥中院承上启下作用,强化上下级院党建工作联动,把党建联建作为党建工作的创新载体和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持续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实现党建、业务、队伍深度融合、互促并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时,训练营以“实战化”为导向,精心设计了《如何掌握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标准与常规方法》《如何审查鉴定意见及司法审计意见》《如何办理涉外刑事案件》等15期专项实训课程(课程目录见文末),在每期课程开始前通过“党建+”的方式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融入具体的授课内容,作为课程的“纲”和“魂”,真正让党建工作有抓手、见实效,让业务工作有灵魂、有方向、有目标,一体推进刑事审判高质量发展。实战训练突出“四个转变”,即从单纯业务学习到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共同提升转变;从个体经验分享到群体智慧总结转变;从碎片化的学习到系统化的培训转变;从法学理论的学习到理论与实务操作同频的转变。同时为提高实训的成效,延续好“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训练营还聘请了六位政治素质高、司法实务与理论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训练营的指导顾问。



在开营仪式上,上海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发表致辞并从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在思想淬炼中把准政治方向。二是要培育审判人才高地,在机制创新中厚实人才梯队。三是要聚焦司法能力提升,在实战实训中锻造专业铁军。


随后,上海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军对刑事审判“实战化”训练营作了简要介绍并宣布专家顾问及第一期训练营学员名单。

陈帅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在学员代表发言环节,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陈帅法官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将把握好此次难得的参训机会,以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投入实战实训,做好知识、经验与能力的传承,实现专业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叶青


黄祥青


冯伟强


周欣

在专家顾问发言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上海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院原副院长黄祥青,上海一中院原副院长冯伟强、上海高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欣作为专家顾问代表发言,各位专家从训练营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精心的设计等方面充分肯定了本次刑事审判“实战化”训练营活动,期待学员们在实训中坚守政治方向、积累业务厚度、厚植人文情怀,成为政治坚定、业务卓越的刑事审判力量。



最后,上海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金水作总结讲话并就本次训练营活动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正确认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解决“为谁做”的问题。二是要准确把握加强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从目标上理清“为什么做”的问题。三是要精确找准提升自身素能的方法路径,从行动上落实“怎么做”的问题。


开营仪式结束后,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院原副院长黄祥青以“如何掌握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标准与常规方法”为题,从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标准、常规方法等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为学员们讲授了“开营第一课”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周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孟猛,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陆亚哲作为与谈人围绕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进行了与谈。


文:于鹏 杨聪宇

图:龚史伟

值班编辑:郭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