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

儿童越来越胖了……吗?2017年,《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从1975年到2016年的40年间,全球5~19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肥胖的人数从1100万人增加到了1.24亿人,增长了40倍。2016年,还有2.31亿儿童虽然没有到肥胖的程度,但也已经超重了。

儿童的肥胖意味着什么?对于孩子来说,“白白胖胖”并不健康,肥胖问题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即使在长大后,这些孩子仍然更容易面临患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当时,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研究者就提到,目前,保护儿童免受不健康食品的侵害很重要,不健康的食物不仅会导致体重的增加,还有可能带来终身不良的影响。

而今年,肥胖问题正式成为了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国家卫健委牵头十多个部门联合启动了“体重管理年”行动。相信你也在各个平台关注了我国最近发布的国家减重食谱。2024年,卫健委也为孩子量身打造了一套《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里面就介绍了食物选择,甚至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给出了健康的儿童食谱。

孩子该怎么吃?吃什么?哪些食品会导致肥胖?在往期的《万物》杂志中,有不少文章就涉及到了指南里的重点内容。不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只长脂肪,不长高?

通俗来说,肥胖就是脂肪在身体里积累地太多,多到了影响健康的程度。那么具体哪些因素会影响身体中脂肪的积累呢?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食物摄入能量和基础代谢率,两者差值过剩,就会在身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下来。202411月的封面文章《脂肪故事》中,就为你介绍了能量转化的原理。

官方减重指南中也给出了建议,除了吃健康的食品外,还要兼顾运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脂肪故事》全篇文章也全面解答了这个问题,像基因、激素以及肠道菌群这些内因,以及饮食、运动、压力和睡眠水平这些外因,都会影响体脂。


孩子吃什么?怎么搭配?

减重不是少吃,而是吃更加优质的食物。官方减重指南就提到,每天需摄入 12 种食材,每周则要达到 25 种以上,保证营养均衡。

另外,除了保证碳水、蛋白质、脂肪等的基础物质配比,微量元素也很重要。 2024 年 9 月刊的这篇《食物里的超级英雄》中,就通过 2 张图表为你总结了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它们的特定功能,你可以参照图标来选择食材。 比如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对眼部功能有益, B 族维生素和坚果鱼类中的脂肪酸有助于大脑和记忆力。

此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些“超级食物”,比如蓝莓、羽衣甘蓝等。它们有哪些营养价值?在这篇文章里也有提到。


这些食物,正在让孩子悄悄发胖

有些孩子爱吃的食物,可能正在让他悄悄发胖,造成不健康的影响。

在《万物》杂志的《美味陷阱》这篇文章中,就详细为你介绍了一些看起来挺健康,但其实有风险的食物。草莓健康,但草莓酱、草莓冰淇淋为什么不健康?橙子健康,但橙汁、果味酸奶等为什么不健康?

在官方减重指南中,也提到了青少年儿童的零食选择。建议选择干净卫生、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而《美味陷阱》中,则以丰富的图文内容,为你解释了“为什么超加工食物不健康”这一要点。


而《万物》杂志将和你一起关注儿童肥胖问题,为此,我们特意推出了【编辑讲万物】视频,整理了《万物》杂志往期和肥胖、健康饮食相关的多篇文章,并结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为你带来了详细的解读。


你不仅可以翻开杂志,看到丰富的图文内容,了解肥胖、营养和食物加工的原理,还能观看科普编辑为你专门整理的解读视频,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内容。

这期4月【编辑讲万物】节目,4月中旬将在【万物视频号】发布!不妨期待起来~也可以关注视频号,看看往期发布的相关内容~

而在3月的【编辑讲万物】中,我们则为你讲解了当下热门并饱受关注的AI话题。AI热度飙升,大语言模型百家争鸣,人形机器人也用一曲大秧歌从春晚舞台扭到了日常生活。

不少孩子开始尝试用AI写作业,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有了很多极具创意的想象。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项新技术?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吧!

快戳视频和孩子一起来观看!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你还期待聊聊哪些科学话题?

更多精彩内容,都在

2025年《万物》杂志

还有更多好礼等你开启!

参考资料: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