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古树名木之所以受到人们的保护,除了是因为它们生存历史悠久之外,还因为它们其中有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广东省湛江市的那洋村有一棵古树,距今已有至少300年的历史。
根据村中老人的介绍,具体的树龄并不清楚,但是在这个村子建立起来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存在了,之后代代相传,成为了“镇村之宝”。
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一棵什么树,它会结出绿色的果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秤砣,于是当地人也叫它“秤砣树”。
这“秤砣树”究竟是一棵什么树呢?
«——【·仅存1株·】——»
这株古树的学名叫做子凌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是灌木,有时亦能生长成为乔木,生长在那洋村的遮住子凌蒲桃是湛江市的唯一一株子凌蒲桃古树,意义非凡。
在南方部分城市,子凌蒲桃也被引种为园林绿化树种,用于道路绿化、河堤防护、庭院美化等,其花果兼美的特性使其在城市园林中也颇具人气。
在雷州半岛上虽然也有子凌蒲桃的分布,但是能够称之为古树的少之又少,因此,那洋村的这株子凌蒲桃古树十分珍贵。
2022年,这株古树已经被列入了广东省的古树名木保护之列,成为了“二级古树”。
然而这株古树能够存活至今,期间也经历很多的坎坷,曾因一场台风差点就不在了。
2013年8月,一场台风袭击了湛江市,这株子凌蒲桃古树也受到了影响,它的树形整体分南北两个主干。
树木长得十分高大,经过测量,树高接近11米,南北两个主干是在距离地面大约1.5米的地方分叉的。
台风将北株主干吹断,已经倒伏在地上,而南株主干的枝叶受损也比较严重,不过却保住了主干。
南株的主干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留存下来的子凌蒲桃古树,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它已经再次恢复了生机,枝繁叶茂。
村里人对这株子凌蒲桃古树十分有感情,之前每到农忙时节,村子里的人都是在树下做饭吃,树木宽大的枝叶还能给人们遮阴凉。
村子里很多人的记忆里都有有关这棵古树的回忆,这株子凌蒲桃古树已经不单单是一棵树,它还与人们的生活,与那洋村这个村子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曾经遭受过台风的威胁之外,它曾经还差点被砍。
在上世纪50年代,也有人想将这株古树给砍了,但是当时机械还不发达,没有趁手的工具,再加上这棵树实在过于庞大,树干也十分坚硬,村民们用手拉锯锯了很久都没能放倒这棵树,最后只能放弃,这才让古树侥幸躲过一劫。
«——【·子凌蒲桃·】——»
子凌蒲桃为桃金娘科蒲桃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树高可达10米,它外形优雅、枝叶繁茂、四季常绿,是热带果树中极具观赏价值的一种。
每当开花季节,成片的子凌蒲桃花如霞似锦,吸引大量蜜蜂、蝴蝶传粉,是优质的蜜源植物之一。
其果实为浆果,圆形或卵形,成熟时呈紫红或深紫色,表皮光滑,果肉乳白至淡粉色,含汁丰富,气味清香。
子凌蒲桃的果实不仅是人类的甜品佳果,也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子凌蒲桃隶属于蒲桃属,该属是桃金娘科中极为庞大而多样的一个属类,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200个已知物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
子凌蒲桃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尤其以广东南部、广西沿海等地为主。
在这些地区,子凌蒲桃多见于海拔200到800米的丘陵地带、溪流两岸、次生林缘或常绿阔叶林中。
这种植物喜高温高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为茂盛。
它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与抗风能力,因此在自然林与人工栽培中均有良好表现。
在古代,“蒲桃”其实是现在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水果,它常用来指葡萄科葡萄树的木质藤本植物“葡萄”。
然而,其实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蒲桃”这一植物的,蒲桃属植物多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常具有高观赏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其中一些种类如莲雾、蒲桃、番桃等,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是热带水果市场的重要组成。
在岭南地区,蒲桃不仅是一种果树,更是文化和季节的象征,蒲桃属水果在岭南历史上已有悠久的栽培与食用记录,是南方人夏季解渴的佳品,也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在民间,蒲桃果实或鲜食,或制成果干、果酱,也可用以酿酒,其味道独特,口感清甜。
湛江市那洋村的这株子凌蒲桃也是蒲桃属植物中的一员,它作为一株古树被保护,不仅是因为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部分,更因为它承载着丰富的生态与文化信息。
作为子凌蒲桃中少有的古树,它具有重要的遗传多样性价值,若不加以保护,一旦其生境受到破坏,物种面临灭绝,将是不可逆的遗憾。
这株300多年的子凌蒲桃见证了那洋村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人们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子凌蒲桃古树,不只是岭南自然界中的一株果树,更是地域文化的化身、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
它以其独特的风姿、香甜的果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扎根于岭南沃土,见证着时光的流转与环境的变迁。
如今,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子凌蒲桃及其他古树名木,亦是我们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
羊城派《湛江坡头:这棵湛江仅存的子凌蒲桃古树,有着这些故事》,2024-9-25
中科院之声《南国水果中的遗珠——蒲桃丨花颜鸟语》,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