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古美西路86弄的楼窗,一缕久违的阳光斜斜铺进张阿姨家的客厅。这个春天,南方新村的2284户居民共同见证了,短短50天的时间里,367棵肆意生长了近30年的高大乔木,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科学施策的推动下,完成了从“遮天蔽日”到“疏影横斜”的华丽蜕变。
绿荫之困:
卅载大树为何非剪不可?
南方新村,作为建成多年的老社区,茂密的树木本是居民引以为傲的生态景观。然而,随着树木自然生长至五层楼高,曾经的“绿色骄傲”逐渐演变为民生难题。
阳光被无情“偷走”,成为低层住户心头之痛。由于树木生长至五层楼高且枝叶过于繁茂,阳光难以穿透,致使低层住户家中常年昏暗无光,白天也需开灯照明。随着树木老化,枯枝增多,且因位置较高难以清理。万一掉落,这对停放在树木周围的私家车也构成了直接威胁,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近几年,有关大树扰民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不光是底层住户,枝繁叶茂的大树还影响到了住在三层、五层的住户。”南方一居党总支副书记吴黎明介绍,有一次在台风时期,一棵大树的枝叶还插到了五楼居民的空调外机里,造成了空调损坏。
树木修剪前
“树枝都快伸进我家窗户了,衣服晾出去都晒不到太阳。”住在3号楼的张阿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面对群众的急切诉求,吴黎明暗下决心:“是时候给这些大树好好‘理个发’了!”
破局之道:
“党建+三驾马车”,解锁修剪方程式
今年年初,南方新村正式拉开了这场“绿意行动”的序幕。党总支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谋求破解小区修剪树木难题的良策。
然而,工作伊始便遭遇重重阻碍,高层与低层居民因利益诉求不同产生了分歧。低楼层居民深受树木遮光、通风不畅之苦,迫切希望对树木进行修剪;而高楼层居民则认为窗外的绿树成荫是难得的景观,担心修剪会破坏居住环境的美感。
为平衡双方意见,居委和业委会对小区绿化展开全面排查,为每棵树建立“专属档案”,记录树高、树冠范围、生长态势以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小区多次召开开门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共同参与讨论。向居民介绍修剪树木的必要性,用数据和实例说明树木过度生长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倾听居民的担忧与诉求,积极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逐渐化解高层与低层居民之间的矛盾。
征询会现场
最终,在意见征询会上,“绿意行动”赢得95%以上居民的支持,连最初态度坚决反对的刘阿姨也表示:“知道科学修剪,不是砍树,这下就放心了。”通过听取民意、尊重居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社区成功凝聚共识,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修剪工作顺利进行,党总支通过社区云平台、楼组群等多种渠道向居民传达修剪方案与进度,并贴心提醒居民挪开修剪区域附近的车辆,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修剪施工现场
修剪过程中,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各司其职,全力维护现场秩序。居委会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业委会成员积极监督施工质量,确保修剪工作符合预定方案;物业人员协助园林工人做好场地清理和安全防护工作;志愿者们则主动为居民提供帮助,解答居民疑问,引导居民有序监督施工。在他们的带动下,原本观望的居民也纷纷主动投身清理队伍。众人齐心形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保障修剪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意外之喜:
社区绿意剪出崭新风貌
据悉,此次“绿意行动”采用“渐进式回缩修剪法”。与传统截断式修剪不同,该方法像中医调理般,分阶段对侧枝进行修剪,保留树木主干骨架。既能有效改善采光通风条件,又可避免树木因过度修剪而死亡,实现生态与民生的“最大公约数”。园林师傅现场形象地解释:“就像给人理发打薄,既保持美观又保护发根。”
随着修剪工程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惊喜也在社区悄然出现。
居民张先生曾在意见征询会上强烈反对修剪方案,担心会破坏树木生长。然而,当他目睹专业团队采用“回缩修剪法”科学施工后,主动找到居委会:“没想到修剪得这么专业,我家门口那棵乔木能不能也修整下?”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自发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用自身转变经历劝说其他持观望态度的邻居。
修剪前后对比图
修剪工程开展一周后,每天下午还会出现这样一幕:放学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在修剪现场,专注地观看园林工人作业,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叔叔,为什么要给大树‘理发’呀?”园林师傅耐心解答:“就像小朋友需要剪头发一样,大树也需修剪才能茁壮成长。”“那我以后也要当监督员,大树头发长了就告诉居委叔叔阿姨。”这样生动的自然课堂,在修剪期间每日都在上演。孩子们在观察提问中,不仅学到关于树木生长和养护的知识,更在心中种下爱护环境、参与社区事务的种子。
修剪后维护巡查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最小、最活跃的“细胞”。南方一居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从细微处着手,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探索破解治理难题的新方法新路子,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显温度。
记者获悉,此前,南方一居党总支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还一起协调对小区近50个非机动车棚进行加装充电设施改造,避免了小区“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三驾马车”还在小区进行了排摸,为因年久失修的顶楼居民维修了屋顶。
去年,南方新村小区业委会进行了换届,老班子成员继续连任。修剪大树便是业委会换届选举后“三驾马车”通力合办的又一件大事。“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把以人为本、为民解忧的理念落到实处,切实为社区的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吴黎明说。
当民主协商的精度、专业治理的力度与居民参与的温度形成合力,即便30年的老旧社区,也能生长出现代化治理的根系。阳光洒在崭新风貌的社区里,恰似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未来,这里的故事将在这融融绿意中,被续写得更加温暖而美好。
记者:李逸
部分供稿:梅小萱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