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沿海的滩涂湿地为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场所和停歇地。截至2024年度,上海市已经记录到野生鸟类534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三成左右。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爱鸟护鸟意识,上海市第44届“爱鸟周”系列活动4月12日在崇明启动。
上午,在主会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虽然今天天气阴沉,风力又大,但大草坪上的“爱鸟助飞”公益市集,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从市区赶来。记者现场看到:集市上布置了保护鸟类的标本展示,科普问答、游戏互动等多种体验,通过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理念,引导市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游客们手持精美的“爱鸟护照”穿梭于公园各个打卡点,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收集到一枚独特的鸟类印章。大家沉浸在探索与挑战的乐趣中,在完成集章任务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鸟类保护的认识,让爱鸟护鸟的意识悄然根植于心中。这场在森林公园里举办的 “爱鸟周” 活动,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欢乐的游玩体验,更以创新的形式播撒下生态保护的种子,让更多人加入到守护鸟类家园的行列中来。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施行;2023年10月1日,《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施行,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更有利的法律依据。“爱鸟周”作为《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法定宣传活动,已成为上海每年一度的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盛事。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爱鸟护鸟意识,动员公众以实际行动推动上海生态之城建设,本市于4月12日至19日举办“爱鸟周”系列活动。根据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本年度主题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
作为爱鸟周的活动之一,市民观鸟大赛是上海地区鸟友一年一度盛大的节日,今年将举办第20届上海市民观鸟大赛,地点为滨江森林公园。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用望远镜观察比赛地点内的野生鸟类,通过观察来判断并记录鸟种,记录鸟种多且正确的队伍为胜。
市绿容局介绍:近年来,除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汇东滩、奉贤边滩等鸟类栖息地外,上海还积极推进野生动物栖息地项目建设,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浦东金海湿地公园、嘉定彭门湿地等多个栖息地逐渐成为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城区范围,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大型公园也日渐成为更多鸟类的家园,多次发现罕见鸟类。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定不移地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执法力度,通过“清风行动”“清网行动”“网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自2022年以来,本市绿化市容、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共查处刑事案件274起,行政案件1759起,查获陆生野生动物426665只,其中中华大蟾蜍约41万只。
“清风行动2025”期间,本市各执法部门查办案件73件起,其中行政案件49起,刑事案件24起,执法部门正在对未办结案件深入调查。今年的专项行动重点对非法猎捕、违法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彰显上海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坚定决心和行动力。未来,上海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合作,持续保持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全力守护好城市的生态家园。
看看新闻记者: 洪焕铨
编辑: 洪焕铨
责编: 师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