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庆宗兄《雪落杏开时》:意象交融下的生命礼赞
作者/孙树恒
一
老领导张庆宗兄,是从我们奈曼旗南部山区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尽管他从名牌大学毕业,做过大学教师,经营过企业,任过乡县(旗)两级领导,又官至通辽市政协副主席,但是又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一个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有情怀的诗人。庆宗兄对我有知遇之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奈曼旗工作时,那时在团委,他已经是旗纪检委副书记,他鼓励要多写新闻稿件,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山区响起的货郎声》,就是在他的鼓励下,写改革开放后南部山区走村串户的个体商贩发展的通讯,发表在《哲里木报》头版头条上,被报社聘为通讯员,后来写的多了,投稿地方就多了,被内蒙古人民电台聘为通讯员。从而我就走上了业余创作的道路。时过境迁,我来到了呼和浩特,他去了开鲁县,又到了通辽,偶尔在呼和浩特见一面。但是经常在微信有联系,时不时对我的文章评价,也把他的作品发给我。这不今天下午又把一首很美的诗发给我,见诗如面,诗则心声。
二
好多年前,我回奈曼旗,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处发现了庆宗兄出版的诗集《思辨与感悟》,至今记忆犹新。他的诗与古代部分消极遁世的山水诗不同,庆宗兄的山水诗充满博大的家乡情怀和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以《青龙山》为例,短短八句便将青龙山千年历史与文化融入景色描写,“青龙游”“青山留”生动渲染生命内涵;《牤牛河》把荒山比作“和尚头”“血管稠” ,借水土流失的现状表达对生态治理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尽显对家乡的热爱。他笔下的山川草木是一个浑融的生命世界,充满生机。
这些山水诗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巧妙融合,多以蓬勃向上的绿色为基调。像《奈曼西湖》中“丽水柔波迎客棹,葱茏草木覆洲渚”,将动态美与意境美结合,呈现昂然的生命形态。诗人把自我融入自然,用心灵体验宇宙间的生命,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和极高的审美体验。
从庆宗兄的诗中还能看到他自然审美的理想人格。在《伊斯坦布尔》里,他把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相融合,表达深层次的历史思考,升华了诗歌意境。出身贫寒的他,即便身居高位,也未忘平民本分,《故乡吟》就满是对家乡的牵挂。《山村的雾》借景抒情,饱含人生感悟,体现其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达到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融合的境界,真正是“踏遍青山总是情” 。
我还听过庆宗兄作词的《通辽牛肉干之歌》很有牛肉的味道,还看了他年前写的怀念作家王磊先生的文章《难忘瘦园现象 ,传承瘦园文化》,对王磊先生不仅自己著作等身,还甘为人梯,培育文学新人,形成独特的“瘦园现象”,让文学之花在科尔沁草原盛放。缅怀王磊先生,传承瘦园文化,是最好的纪念,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前行。
三
“杏花姣姣/雪花飘飘/水润天地/乾坤妖娆/美景怡情/丽人拍照/瑞雪飘飘/化雨悄悄/喜坏农家/酒话滔滔/春雨油贵/丰年吉兆”。这是今天庆宗兄发给我的诗,给我发的诗,这首诗虽无明确诗题,却以简洁灵动的文字,勾勒出自然与生活交织的美好图景,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结构上看,全诗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句式,没有严格遵循格律规范,却自有一种内在的节奏。诗句简短,多为四字或两字一顿,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不仅在形式上形成对称美感,还通过相同的句式结构强化了节奏感,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诗歌营造的氛围。
在语言运用上,质朴而生动是其显著特点。诗中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却用最平实的词汇精准地传达出深刻的意象。“姣姣”“飘飘”“悄悄”等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同时也细腻地描绘出杏花的娇艳、雪花的轻盈和春雨的轻柔。“水润天地”“乾坤妖娆”,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宏大的自然景象,将天地间因雨雪润泽而呈现出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意象上,杏花与雪花是最为突出的两大意象。杏花,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希望与美好。“杏花姣姣”,一个“姣姣”生动地描绘出杏花盛开时的娇艳姿态,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长的活力。而雪花,代表着纯净、洁白与宁静。“雪花飘飘”,雪花纷纷扬扬飘落,营造出静谧、空灵的氛围。
令人称奇的是,诗人将杏花与雪花并置,打破了季节的常规界限。这种独特的意象组合,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冲击,也在情感上引发独特的共鸣。
从庆宗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在诗人眼中,自然万物皆有灵,它们的变化与生长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卷,这种热爱是对自然最纯粹的礼赞。
诗中也饱含着对生活的赞美。“美景怡情/丽人拍照”,描绘出人们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愉悦的心情,丽人因美景而拍照留念,这一细节体现出生活的美好与惬意。而“喜坏农家/酒话滔滔”,则将镜头转向农家生活,春雨带来丰收的希望,让农民们满心欢喜,表达了他对人间烟火气的热爱,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珍视。
从这首诗里,我读出了庆宗兄此时此刻的心境,个人心情与生活相融的诗意世界,在退休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美好,营造美妙的氛围,品味生活的真谛。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致敬庆宗兄!安好年年!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