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草长莺飞,正是外出游玩好时节。但潜藏在山野田地间的蜱虫也进入活跃期,被叮咬可能让人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每年4月到10月是蜱虫病高发期
区疾控中心提醒:
市民们上山干活、野外游玩时
一定要做好防护
当心被蜱虫叮咬
什么是蜱虫?
图为蜱虫。图源:健康舟山
蜱虫看着不起眼,一般潜伏在草丛、灌木、树叶底下,等人或牛羊猫狗经过时,就爬到身上吸血。如果叮咬的蜱虫带有能引起蜱虫病的病毒,就可能使人感染,出现高热、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尿血,老人和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出现重症。
如何防蜱叮咬?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建议
在蜱虫病流行季节
需要接触野外环境的市民
须穿长袖长裤
扎紧袖口裤脚
最好穿浅色衣服
便于及时发现虫子
出门前在脖子、手腕、脚踝等裸露皮肤和衣服上喷含“避蚊胺”的驱虫剂,从田里、山上回来后立即更换衣物,并仔细检查头皮、耳后、腋窝、腰腹、脚踝等部位是否有蜱虫叮咬。
万一中招,请这样做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要谨记切勿硬拔、切勿手捏火烧、切勿不当回事。可以用酒精或碘伏涂在蜱虫身上,等10秒让它松口;然后用细镊子紧紧夹住蜱虫头部(贴近皮肤处),垂直向上慢慢拔出,避免扭转虫体;拔完后用碘伏消毒,把蜱虫装进密封袋,立刻去医院,告诉医生被咬的时间和位置。
蜱虫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与“早发现、早治疗”直接相关
出现可疑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
切勿拖延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
如果被蜱虫叮咬或野外回来,两周内出现发烧、浑身酸疼、胃口差,甚至出现牙龈出血、小便带血、皮肤上有淤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蜱虫病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保持房前屋后环境整洁,及时清理杂草、垃圾。尤其是对家附近的进山小路两侧,可清理出半米宽的“无植被隔离带”,让蜱虫无处可藏。
家中宠物要定期驱虫,牛羊等家畜要圈养并用低毒杀虫剂消毒圈舍。
【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励佳 通讯员 刘雷杰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温馨提示:“中国舟山普陀”公众号已更名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规则调整,想要继续获取本地权威信息、一手资讯,请将“普陀潮”设为星标⭐️,并在每次阅读后点击“赞”和“在看”。
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