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对抗毒品、伸张正义,他用雷厉风行的风格掀起波澜。
他的铁腕政法遭到了不少批评,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国际刑事法院针对他任内“禁毒战”的调查。
然而就在国际舆论磨尖矛头准备反扑的时候,杜特尔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一张底牌。
这一局,他显然有备而来,甚至看得胸有成竹,这张底牌是谁?答案很简单:美国。
作者-杨 编辑-杨
美国的历史与菲律宾交织太深,两国的关系变幻无常,比电影中的剧情还精彩,本来呢,杜特尔特对美国没少放狠话,骂得那叫一个痛快,可是,战略大戏里哪有绝对的朋友和敌人?这不,局势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对杜特尔特来说,美国的这份“帮忙”显然是来得太及时了。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ICC一直对杜特尔特的禁毒行动有意见,说他涉嫌“违犯人权”,调查的矛头直指菲律宾过去的执法行为,尤其针对2016年到2022年的大规模毒品打击行动,他被扣的帽子可不少,“非法处决”“滥用职权”,说得一个比一个难听。
这种声浪不断高涨的情况下,美国突然出手了,开启了一段不寻常的互动,据传,美国近期加大了军事合作的力度,为菲律宾提供了极具分量的安全支持,这种支持可不仅仅是排排队,拍拍肩膀那么简单,它直接牵动了整个地区的地缘战略。
而杜特尔特对此自然心领神会,你说,这种“援助”,怎么可能没有潜台词?而且大背景下,中国在南海的一些行动引起了菲律宾政府的警觉,在这一场博弈里,美国恰好伸了一把手,充当了强心剂,当然,中国的角色也颇为关键。
近年来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确实有起有落,在经济方面,中国一直是菲律宾的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投资项目上做得十分稳,然而,南海问题就像一个老伤疤,时不时被拧痛,成了两国之间难解的千千结,就在这时,菲政府的眼神轻微一侧,看向了美国。
更重要的是,这一眼好像看出了新机会,菲律宾不仅期待美国的军事支持,还在等待联合国安理会对相关行动的认可,这份认可,有可能为菲律宾在地区事务中获得更多优势,但问题来了,这种期待是否风险巨大?
如果菲政府紧盯着中国的动作,同时靠美国的帮助稳住南海局势,它就得确保没把盘子端歪,因为看起来,这一步棋既在平衡国内政治,又在争取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再加上ICC的调查是悬在头上的难题,杜特尔特需要更大的砝码去撬动国际舆论。
这不,美国的“拉一把”就成了目前的最佳选择,从另一个视角,这一系列举动显然不是单纯地应对ICC那么简单,菲政府正在打破区域外交的常规,从中谋求更多话语权,通过巧妙的战略部署,菲律宾在国际层面试图塑造一个更强势的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从之前反对美国的态度突然转为合作,杜特尔特是不是做了某种程度的妥协?或者说,这是他在这片大棋局上的“转身之招”?无论如何,看目前他的表现,似乎极具自信,在这一形势下,ICC是否会暂停调查?这是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果国际社会的焦点转移,或者菲律宾成功博得更多国际支持,也许调查结果会被拖延,甚至打上折扣,你别忘了,国际大事的走向不仅仅取决于单方面的动因,更多是多方势力的动态博弈,不过,到此为止,背后的大问题还是“南海”。
菲律宾内政问题与区域外交问题纠缠在一起,构建了一个高压态势,再加上外部力量的加入,这场摩擦不仅是菲律宾与中国的,也是一场更大的博弈,美国当然不会放过机会,它对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有所警惕。
这次菲律宾在外交路线上有所调整,对美国来说更是一个趁势使劲的突破口,要说杜特尔特的角色,他确实在这场谋局中走得颇为大胆,从对中国的关系调整到ICC调查的转向,他用积累的实力继续卸掉国内外的包袱。
再联想到菲律宾政府的态度,显然这场局里的每一步都藏着战略目的,可问题是,这一切是否也牺牲了某些重要的平衡点?无论是国内的舆论,还是国际社会的信赖,都可能在这场较量中产生裂痕,当然,“杜特尔特迎来强力帮手”的标题并不是空谈。
从目前的情况看,局势的变化带来了菲律宾在外交领域的一次转折,无论如何,这场戏后面的层次远超出了表面上的行动,而未来的重点,不仅是看菲律宾如何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是观察国际社会如何对这场棋局做出回应。
杜特尔特之后,菲律宾是否会更加依赖某一方势力?或者说,这种“战略投靠”能否帮助菲律宾在区域事务中重新占据主动?这一切还未揭晓,这局走到今天堪称步步惊心,不管ICC的调查到底会不会暂停,杜特尔特都已经在这个多方的夹击中开始寻找自保方法。
从嘴硬到手软,再到灵活应用外部势力,杜特尔特的每一步都成了标志性的选择,在这个国际行动不断碰撞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菲律宾如何寻求多边平衡,以及它在大棋局里如何谋划自己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