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言,确定了2025年养老金上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20元,职工养老金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4月马上过半,通常最早5月最迟6月,就会公布职工的养老金上涨比例,但目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看法都一致,今年很难超过3%。



一、我国老龄化水平高达22%

截止到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高达3.1亿,占我国人口的22%,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出生率,2024年仅为0.667%,远低于同等经济水平国家。

退休人员为1.8亿,职工社保参保人员为4.7亿,不客气的说,平均2个半职工,在养着一个退休人员,国家压力还是很大的。

养老金领取人员变多,社保缴纳人员变少,曾有人预测,国家养老统筹账户会在2035年耗尽,这话真实度不高,但也反映出社保问题。

二、养老金上浮连续5年下跌

我们看下2020-2024养老金涨幅数据:



通过数据对比,我国养老金涨幅,连续5年都是呈下降趋势。按照2025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基本跟2024年差别不大。

2024年人均工资性收入提高了5.8%,但是同比CPI只涨了0.2%,物价水平增长基本跟上年持平。

预估今年的养老金涨幅,基本会在2.7%-3%之间。并且在政策倾斜下,低收入群涨幅比例会高于3%。

三、养老金控高涨低

人社部定调了,养老金上涨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具体怎么个倾斜法?

别着急,我们通过养老金计算方式,给大家做个对比。

养老金上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假设当地定额调整35元,挂钩指数为0.8%,工龄单价为1.5元。

计算40年工龄,养老金2000元和6000元涨幅差距:

  • 2000元涨幅:35+40*1.5+2000*0.8%=111元
  • 涨幅比例为:111/2000*100%=5.5%
  • 6000元涨幅:35+40*1.5+6000*0.8%=143元
  • 涨幅比例为:143/6000*100%=2.38%

通过加算,大家能看出国家的调整策略,就是让低收入群体养老金涨幅更大,同时也照顾了养老金高的群体。

毕竟养老金的意义,就是本着多缴多得的方针,国家能做的就是在后期涨幅上,尽可能的减少两者差距。

四、养老金再过几年会不会不涨

连续5年,养老金上涨比例都在下跌,那再过5年10年,会不会养老金就停止增长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担心。

《社保法》明文规定,养老金必须根据物价水平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下,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所以只要物价上涨,养老金就必然会跟着上涨。

不然大家缴纳养老保险的意义何在?



五、年轻人要不要自己交社保?

虽然退休年龄延迟3年,缴费年限也增加5年,但养老保险的优先级还是很高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缴纳养老保险。

如果没有单位缴纳,可以选择灵活就业或者城乡居民养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灵活就业基数高些,年龄大的就选择居民养老。

通常养老保险回本周期在7-9年,即使63退休,70左右回本,往后再领的都是赚的,2024年我国人均寿命为79岁,就能看到答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