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3日,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是否公布了?在上了人社部官方网站并进入养老保险专属板块查询后我并没有发现有新的消息公布,看来各位退休人员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大家稍安勿躁,毕竟好饭不嫌晚。
本文来探讨一个问题,即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能否有所创新,采取一种新的调整方式,按照退休人员现在所领取的养老金分档调整。比如,规定月入2000元以下的每月加70元,之后每一档多加20元,也就是月入2000元至3000元加90元、月入3000元至4000元加110元、月入4000元至5000元加130元,以此类推。
这种调整方式考虑了“倾向于中低收入人群”,养老金越低获得的涨幅比例越高,2000元加70元意味着上涨了3.5%;3000元加90元上涨了3%;4000元加110元上涨了2.75%;5000元涨130元上涨了2.6%。同时,计算简单,不像往年的调整方案,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累计缴费年限、年龄等多个因素分别计算。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调整方式存在致命缺陷,是不可能在今年使用的,哪怕未来也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分档调整养老金会让处于各档位边缘的退休人员遭受极大的不公平。
例如,张三每月的养老金是1999元,按照这种调整方式每个月可以加70元,李四月入2001元,属于第二档位,每个月的养老金增幅是90元。显然这是很不公平的,凭什么张三每个月少了2元的养老金就要在调整时比李四少加20元?类似的情况在其它档位中也会体现。
此外,这种调整方式还忽略了地区收入之间的差距。同样是每月4000元的养老金,在上海和四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上海的人均收入高、物价也高,4000元的实际消费能力比四川低不少,当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在4500元甚至5000元以上,4000元属于“中低收入群”,应该多加一点;四川的情况相反,每个月拿4000元比绝大部分当地退休人员多,肯定不是“中低收入群”。两类人的增加幅度相同是不科学的。
因此,养老金的调整不能采取简单的分档调整,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刀切”政策,只不过是多切了几刀而已,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当下的调整方式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到了各类退休人员的实际情况,以及高层要求的兼顾“倾向中低收入人群”、“多缴多得”原则,同时还对高龄退休老人、边缘艰苦地区退休人员做了适当的照顾。
目前来看,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在大方向上与近年类似,只不过可能在细节上有小的变化。
比如,人社部门反复强调养老金调整要倾向中低收入人群,要想落实这点,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增加调整方案中定额增加额的权重。
有些地区的定额增加额较少,只有30多元甚至20多元,今年可能会多一些,相应的,挂钩调整的占比便会有所下降,但不可能完全取消。
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事关上亿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有关部门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测算,期待今年的调整方案尽快公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第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