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阅读全本四大名著?如何评价部分家长让孩子读「洁版」「缩略版」「改编版」的策略?”

这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

“应该”,孩子就会读了?

阅读四大名著,是初中孩子们语文阅读的一项作业。基本上,这项作业都安排在寒暑假。记得之前,老大同学的妈妈,问我们家看不看得懂老师布置的四大名著阅读。

同学妈妈这样问,是因为她家孩子因为看不懂而看不下去。哪怕要完成阅读任务,也只能随孩子去。看不下去,还怎么看呢?

这是孩子“应该”读的,但有部分孩子是真的读不下去。

所以,对于“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阅读全本四大名著?“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单纯从“应不应该”看。

“应该”读,“读不了”,再“应该”也没用。

缩略版的名著

“如何评价部分家长让孩子读「洁版」「缩略版」「改编版」的策略?”

我们家有所谓的“缩略版”的名著版本:

  • 《奇趣红楼梦》
  • 《全景水浒传》
  • 《绘本西游记》

这是老母亲的“阅读策略”?真不是。

老母亲没有刻意找这些书给孩子读,而是这些书在那个时刻刚好与孩子相遇。更重要的是,孩子喜欢读这几册书,我家老大老二都喜欢。甚至《绘本西游记》这一本,老二读了很多遍。

童书作家管家琪对于给孩子看的经典文学的版本观点,值得参考:

站在尽早让孩子接触经典、培养阅读习惯的角度上,改写版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认为经典文学的改写本身没错,关键是怎么改写。除了要挑选孩子们能够欣赏的故事之外,“简化”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懂得挑选和诠释也很重要。

《奇趣红楼梦》,用8幅全景大画面,展示《红楼梦》中的100个经典故事场景。随书有故事解读,有音频,有游戏。可以说,这本《奇趣红楼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述经典著作。



《全景水浒传》,同样是用9幅全景大画面,讲述《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同样穿插着游戏,孩子阅读这本《全景水浒传》是轻松愉悦的。



《绘本西游记》,文字由儿童文学家周锐改编,图画由日本绘本大师太田大八所画。



孩子对这几本书的喜爱,是实实在在让人感受得到的。

是否会影响理解?

孩子们读了这些所谓的“缩略版”名著,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名著的理解?是否会不愿意阅读全本的名著?

会吗?

个人觉得不会。

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会愿意去看原著。

我家老二在看《绘本西游记》、《奇趣红楼梦》、《全景水浒传》时,老大在一旁和他说,以后要看完整版的,那会更有意思。

老二是个行动力很强的孩子,一听立马拿出原著看。一翻,看了几行,合上了,笑着说“看不太懂,我还是先看这些吧。”

以后,老二会去看原著吗?大概率会的,毕竟这些都是他喜欢的文学作品。

现在看的这些《绘本西游记》、《奇趣红楼梦》、《全景水浒传》,像是一块块名著阅读拼图。玩拼图,孩子可是高手,他们会把完整的拼图拼完。只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

写在结尾的话

名著阅读,不是一时半会就完成了。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拿我来说,年少时读名著,和中年时再读,感受是不同的。

以前读原著,后来读了不同的名著解读书籍。比如《红楼梦》,看过《蒋勋说红楼梦》,也看过《董梅红楼梦讲义》、《又残酷、又温柔》。不同作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解读,读起来也很有意思。

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呢?

他们的阅读旅程才刚刚启程,一上来就读全本,如果让他们产生不好的阅读体验,干脆不读了,这样就好吗?不如选好看的、优质的、适合孩子的“缩略版”、“改编版”名著,给孩子们种下一颗阅读名著的种子。

至于全本的名著阅读,等时机到了,孩子们会主动去读的。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