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低利率环境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与各国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大类资产配置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4月10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举办的2025年中国市场展望论坛上,来自券商、银行和上市企业人士就“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分享最新观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首席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刘阳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让未来美国经济的前景扑朔迷离。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可能会保持谨慎态度,这对美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他还谈道,考虑到今年金融市场波动率较高以及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市场对安全资产的追求要高于往年,这可能导致今年安全资产相比于以往可能会有更多的溢价。比如黄金、日元、瑞士法郎、国债等。
渣打银行(中国)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及战略产品发展总监杨京指出,一个资产要具备可投资性,一般而言需要满足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能够通过合约形式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可预期收益,如债权类资产;其二,能够与行业发展、企业利润及经济发展挂钩,例如股票;其三,具备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功能;其四,能有效降低单一资产或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其五,可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抗通胀或通缩的对冲保值功能。杨京强调,满足上述五项中任意三项即可被视为可投资资产。
浙商中拓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刘杨认为,在特朗普因素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2025年全球资产价格将面临剧烈且频繁的波动。他建议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坚持"低买高卖"策略,重点把握资产价格的"黄金坑"机会。
具体来看,他谈到,近期A股、港股已经跌出“黄金坑”,此外接下来比如铜、白银等大宗商品在出现低价时也具备较好的投资或交易价值;对于债券市场,他建议可等待价格跌下来之后再介入。尽管他认同美债今年面临较大扰动和不确定性,但仍倾向于在美债超跌时布局,以等待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潜在收益。
陈姗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