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念在兹。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是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小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推出“如我在诉”融媒体栏目。该栏目从小案小切口入手,通过记录法官办案,体现法官注重查明事实的微末细节,注重释法说理的微言大义,注重“小案”办理的“情法交融”,展现司法的为民情怀。敬请关注。

“5万只新腌制的火腿全部上架完毕,都被印上了‘雪舫蒋腿’的品牌标识。”近日,吴荣仁不停地在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来回穿梭,细细查看火腿盐分渗透的情况。

“中华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珍品雪舫蒋。”这一民间说法,体现着“雪舫蒋”的品牌价值。然而,十二年前的一场担保链危机,差点把火腿行业中这一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于一身的百年老店“撕”成碎片……


109名债权人、1.2亿元巨额负债,作为创始人,吴荣仁夫妇曾赌上全部身家,但“破产”危机仍如影随形。

2024年冬天,当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法院把“破产和解”的债权人会议开进火腿飘香的厂区,这场持续4000余日的商业困局才迎来“破冰”时刻。

1

担保链崩裂:

百年老店的至暗时刻

据《东阳文史第九辑》记载,19世纪中期,上蒋村出了位“火腿业之子”蒋雪舫,他制作的“雪舫蒋腿”曾被列为皇家贡品,远销海外。1926年蒋雪舫辞世后,“雪舫蒋”由子孙们继承。2000年,吴荣仁夫妇接手创办雪舫工贸。

在吴荣仁的掌舵下,雪舫工贸发展成为集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式火腿生产基地,先后斩获多项“国字号”荣誉。鼎盛时期,一年的火腿产量可达50万只。


谁也没料到,一切繁荣在2012年的冬天戛然而止。

“好像一夜之间,身边的企业全倒了。”办公室里,吴荣仁深吸一口烟,缓缓说道。

最先爆雷的是浙江大周实业有限公司。2012年4月开始,该公司因经营失败无法偿还债务,作为担保企业,雪舫工贸为其及关联方承担了6000万元的担保责任。

不到半年,与雪舫工贸互为担保的浙江宗苏食品有限公司也传来了资金链断裂的噩耗。这两起担保案件,直接导致雪舫工贸损失了1亿多元。

2013年后,雪舫工贸自有的9000万元贷款先后被银行停贷,还有其余几家担保企业也接连宣告破产。

一瞬间,雪舫工贸被诉讼执行案件缠身,一度面临停产。

“起初总觉得还有转圜的余地,没想到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吴荣仁感叹,那时雪舫工贸虽然资金链断裂,但公司和个人名下还有多处资产。 然而,他没料到的是,被拍卖的土地、厂房还有住宅,最终全都以极低的价格成交,远远不够还贷。

2015年,当车间里20万只火腿也被债权人申请保全并执行时,努力自救的吴荣仁一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无数个不眠夜后,他咬牙作出决定——让渡企业经营权,为雪舫工贸引入“活下去”的资金。

可这次,命运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公司是活下来了,但‘灵魂’没了。”吴荣仁苦笑道,因为合作方并不看好火腿行业,雪舫工贸被其控制后不再从事火腿生产。

不甘心多年心血毁于一旦,2017年,吴荣仁只好放弃此前的合作,靠自己继续经营。

2

守护传承非遗:

父子十年还债4000万元

雪舫工贸出现危机那两年,吴荣仁的儿子吴星生曾建议申请破产,但吴荣仁并未回应。

“为了保公司,他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还以个人名义借了许多外债用于公司经营和周转。”吴星生说,那几年,家里每一个人都被吴荣仁拉去做担保,有一个算一个。

起初,吴星生也不明白,为什么吴荣仁非要保下公司。直到后来回到东阳,他真正参与到雪舫工贸的管理。

“火腿的腌制,非常讲究气温、晾干以及发酵程度。立冬后才能腌制,立春前要上架晾晒,光发酵就要长达6-8个月时间。”吴星生说,吴荣仁作为“金华火腿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对火腿有着自己的坚守。


收回公司经营权后,吴星生便和吴荣仁一起,全心扑在公司经营上。他们重新找了一个认可传统火腿腌制技艺的合作伙伴,租下一块厂房合作经营。合作伙伴出钱,父子俩出力,所得分红用于还债。

为了让债权人们安心,吴荣仁的手机从不关机。十多年来,他们陆续还掉了4000余万元。虽然能勉强维系,但“破产”的危机感还是悬在头上。

2024年9月,“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压下来了——债权人潘某向东阳法院申请对雪舫工贸破产清算。

3

从清算到和解:

94%债权人愿意再相信一次

“决不能破产!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

东阳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潘某对雪舫工贸的破产清算申请,承办法官顾悦婷第一次联系吴荣仁时,他很是抵触。

东阳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冯少华决定带队上门走访,深入了解企业情况。


从负债情况看,雪舫工贸已经资不抵债,但企业仍能通过对外合作维持基本的运营,说明“雪舫蒋”火腿的确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吴荣仁作为掌舵人,不仅拥有成熟的火腿生产制备技术和优秀的营销能力,还是一名很有责任心的企业家。

“如果贸然清算,不仅是火腿行业和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损失,更是对富有社会责任感、诚信经营的企业家的打击。”冯少华说。

案子进入破产程序后,顾悦婷发现,在109名债权人中,至今只有6名债权人曾向法院提起诉讼。这说明,大家对吴荣仁及雪舫工贸有着很高的信任基础。

“或许可以尝试破产和解?”

当大家把这个想法告诉吴荣仁时,他满脸惊讶 :“我只知道破产有清算和重整,没想到还能和解。”

“在破产案件中,相比清算和重整,和解是一个较为小众的选择。”

顾悦婷解释,破产和解需要债权人放弃一定的利益,保障企业继续经营,逐步偿还债务 , 这非常依赖债权人对企业发展前景、还有企业负责人的信任。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24年11月,在东阳法院的主导下,雪舫工贸从破产清算转入了破产和解程序。

2024年11月13日,雪舫工贸破产清算与吴荣仁、吴莺个人债务实质合并清理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如期召开,108家债权人出席会议。

根据和解协议,债权人们需要放弃部分本金和利息,剩余的债务视公司经营情况按比例分8年清偿。

会后,94%的债权人选择支持和解协议。

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和吴荣仁夫妇终于可以卸下债务包袱,重新出发。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策划:张伟刚 刘曼 王俏 吴凡 陈政

记者:张孟丨通讯员:楼莹

摄影:罗钟炉

编辑:张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