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时看到一个打工人发的帖子,说他厂里没加班,就去城中村逛了一圈,结果发现巷子里全是来"扶贫"的老哥。我看完这个后想了好久,真是太有共鸣了。

这事儿具体是这样的...这位打工兄弟说他那天厂里没加班,就去城中村转了转。



那里的巷子里到处是来"扶贫"的老哥,有骑电动车来的,有几个人一起来的,也有独自一人的。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但来这里的目的都差不多。



这哥们第一次去那个城中村还是5年前,那时他在电子厂做临时工。

发工资那天,宿舍里的湖南老乡说好久没出去了,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吃白切鸡。就这样,他跟着湖南老乡去了城中村吃宵夜。



从那以后,每次发工资,湖南老乡都会叫上他去那里吃宵夜。

有意思的是,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叫阿红的姑娘。他只知道她叫阿红,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因为他没问,她也没说。

他经常路过那条巷子,总能看到阿红站在那里,好像在等什么人。



后来他才明白,在阿红眼里,他可能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这次他再去城中村,其实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再遇到阿红,哪怕就看一眼也好。

但他走遍了每条巷子,都没能再见到她。他说:"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后,反应也挺不一样的。

有人说:"每次喝完酒我都去巷子走走,回来就后悔了。"

还有人感慨:"城中村的故事,每次都能触动人心。"



说实话,我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了。城中村,就是打工人的另一个战场啊。

想想看,平时在工厂里,每天都是加班加点,能有个不用加班的晚上已经是难得的"福利"了。

而这些宝贵的自由时间,有多少人选择去城中村转一转?

那些"扶贫老哥"看似是去寻欢作乐,实际上多数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天天工作、吃饭、睡觉,日复一日,能有个地方说说话、感受一下温暖,谁不想呢?



我朋友小李就是这样,他在工厂上班五年了,几乎没有什么社交生活。

有一次他跟我说,周末没事就去城中村的小吃街坐坐,不为别的,就为了看看人来人往,感觉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至于那个阿红,让人想起多少城市里的过客啊。

今天这里有个阿红,明天那里有个小芳,大家都是匆匆而过,



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更别说了解对方是谁了。

说到底,城中村的故事不过是打工人生活的一个缩影。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能有点温暖和慰藉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世道,钱是赚到了,可人情味儿却越来越少了。

你们说是不是?

新闻来源:网友热议,网络文章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